青春华章|水好“豚”先知 江美更可亲
2025-09-25 19:37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杨丽  
1

灰黑色的脊背划破波光粼粼的水面,两头江豚逐浪嬉戏,引得摄影记者连连按下快门。9月22日,在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中,记者一行走进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幸运邂逅“微笑天使”。目前长期活跃于此的江豚已从2016年的16头增长至32头,整整翻了一番,成为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有力证明。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水质变没变好,江豚最有发言权。过去,由于生存的水质环境被污染和破坏,长江江豚数量不断下降,一度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正如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志愿者魏长健所说,10余年前,见到江豚一度成为奢望;如今,不仅秋冬,一年四季都会邂逅江豚,南京长江段江豚几乎天天见。南通五山地区江水中,“母子豚”、“合家欢”、江豚群频现;张家港常阴沙江段,20头江豚集群巡游……长江江苏段的“江豚乐园”多点开花,印证了长江禁渔、生态修复等措施在江苏段的扎实成效。

“网红”江豚的频频亮相,背后是江苏扎实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持续努力。近年来,江苏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举一反三狠抓问题整改,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转方式,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调结构,着力破解“重化围江”难题;增动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从“重化围江”到“滨江见江”“近水更亲水”,从“灰霾天”时常来扰到“水晶蓝”成为常态,今天的江苏,生态环境实现从严重透支到明显好转的“沧桑巨变”;江豚逐浪、鹬鹤齐飞,太湖水质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今天的江苏,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产品。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江苏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域面积占比居全国之首,但人均国土面积全国最小,环境质量受外源影响较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并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念兹在兹、尤为关注。放眼未来,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仍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应尽之责。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强化末端治理打好“翻身仗”,又突出源头治理打好“主动仗”;通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和生态环境领域安全底线,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好江苏大地上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海,人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共同绘就“绿意盎然”的现实图景。

大江作证。随着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高效率利用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江苏将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画卷沿着长江岸线尽情铺展,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间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到那时,与江豚相遇将不再是惊喜,而是日常。

(杨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