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车里为啥有个婴儿安全座椅?90后“老兵”来苏讲述举家守边故事
2025-09-25 13:58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聂伟  
1

在内蒙古阿拉善,黄沙漫卷、人迹罕至之地,矗立着一个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戍边夫妻警务室”。一对90后夫妻带着女儿守在这里,守护这里的8户牧民和面积达3145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

925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中共江苏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承办的红色基因永传承、强国复兴立新功全国老兵宣讲团主题巡回宣讲(江苏站)活动在宿迁举办。老兵宣讲团成员之一、90后退役军人徐乃超讲述了一家子扎根边防的故事。

徐乃超胸前,佩戴着多枚勋章。他曾是一名优秀的武警边防战士,2008年参军入伍后,戍守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边防线,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受嘉奖5次。

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时,他与139名战友逆行至利比里亚,筑起一道坚固的和平防线。“身在异国他乡的270多个日夜,让我真正懂得,和平不是馈赠,而是用生命守护的誓言。”徐乃超对着台下的观众们说,那枚“联合国和平勋章”挂在自己胸前,重若千钧。

用生命守护,从此成了徐乃超的人生信念。2019年,随着武警边防部队转隶国家移民管理局,他脱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主动申请扎根中蒙边境地区的派出所。2022年,后来,当得知支队决定在边境线上新建抵边警务室时,他又毫不犹豫报了名。可放下电话后,他却犹豫了:“我该怎么和爱人解释呢?”

为啥要解释?这对90后夫妻,2020年相识,2021年结婚,同是警察,却一直分隔两地。夫妻俩每次见面,都要开车走270公里,穿越茫茫戈壁。如今,徐乃超再到更偏远的抵边警务室,为爱相聚的路,就会被拉得更长。

电话里,徐乃超说出了自己的决定。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是一个强装镇定的声音传过来:“挺好的,就是以后见你更难了。”可几天后,妻子李文娜却突然打来电话说:“我决定了,跟你一起去!”徐乃超感动的说,自己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姑娘,竟然能放下一切,陪他去边境戍边。

我当时把各种艰苦的条件全部摆出来,试图阻止她。”徐乃超说。他至今都记得很清楚,妻子当时就说了这么一句:“你守着边,我守着你!”

再恶劣的环境,也挡不住两颗炽热的心。在组织关心下,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正式成立。在戈壁滩上,这对90后夫妻安家、立业。

阿拉善这片被世人赞颂的土地,有着贺兰山的俊逸、居延海之澄碧、胡杨林之金黄、沙海日落之流金,然而,壮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称号——“生命禁区”。

初到边境,大自然就给了这对年轻夫妻一个下马威。连续三天的特大沙尘暴给了一份厚实到张不开嘴的“见面礼”。此后的生活,也远比他俩想象中还要艰苦:用电靠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吃水要去8公里外的水井拉,一年中有200多天与风沙为伴。无风时,眼前也只有望不到边的黑色戈壁。

爱情的温度,能融化戈壁的荒凉。李文娜特意把结婚照带到了警务室,挂在了斑驳的墙面上。20223月,夫妻俩正式接管了这片3145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

当徐乃超第一次带着妻子巡逻时,他抚摸着神圣的界碑,眼里闪着光。返程时,牧民们早已等候在警务室,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捧着刚蒸好的馍馍。还有人给拉来了珍贵的生活用水。那一刻,这对年轻夫妻读懂了边疆一家人的含义。

守着一片茫茫戈壁的警务室,还能做点啥?妻子发挥医学专业特长,成立了便民卫生室。3年来,这个夫妻警务室陆续打造了戍边教育基地、流动图书点等8个便民站点。每到假期,警务室还变身成了托管班,负责看护农牧民家的娃娃们。“我们不仅是守卫者,更成为了牧民最信赖的自家人。”

3145平方公里的警务室,靠两个人怎么守?界碑刻着国土的尺度,而民心所向丈量着坚守的硬度。三年多来,夫妻俩和牧民们累计开展联合边境探查600余次,劝返抵编人员3000余人。

20236月,戈壁滩上迎来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不是沙尘暴,是来自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夫妻俩深思熟虑后,给女儿取名漠漠。“阿拉善的这片沙漠,是我们守护的印记。不仅要让她记住这片养育之地,更希望她懂得,生命如胡杨,越是扎根荆棘,越要挺拔生长!”

从此,这3145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里,巡逻车里多了一个婴儿座椅。便民药箱里,加了奶粉和尿布。爱与坚守,让最荒凉的土地开出希望之花。

“其实,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移民管理警察,做的都是最普通、最基层的边境管理工作。”在宣讲进入尾声时,徐乃超感慨地说,“在祖国北疆漫长的边境线上,有无数个像我们一样的移民管理警察,将清澈的爱注入国门边疆,把报国初心刻进火热胸膛。正是有了大家的努力,才让祖国的版图寸土不让,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觉得,光荣应该属于我的战友们!”

台下掌声雷鸣,既是送给徐乃超夫妻的,也是送给他的战友们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聂伟

标签:
责编: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