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赛事,何以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
2025-09-23 19: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程晓琳  
1

9月22日,作为2025全球滨海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盐城条子泥杯”全国观鸟邀请赛在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景区圆满收官。两天里,来自全国的31支专业观鸟队顶风冒雨、昼夜坚守,在湿地滩涂间展开精彩角逐,最终共记录到有效鸟种212种,让这场自然之约充满惊喜。其中,“有盐有甜”队夺得观鸟赛桂冠,最终记录鸟类134种。

观测镜头里藏满“彩蛋”,观测结果更具硬核科学价值。身姿挺拔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频繁现身,凭借珍稀性和观赏性,被一致推选为本届赛事的“明星鸟种”;更令人振奋的是,短嘴金丝燕、库页岛柳莺首次在盐城地区被确认记录——这两个新成员的加入,不仅为盐城黄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宝贵一手资料,更让当地鸟类数据库再添“新名片”。

赛程中,队员们的脚步遍布广袤的条子泥湿地及周边区域,用专业设备捕捉每一个鸟类活动的瞬间。而新鸟种的发现,并非偶然:近年来,条子泥湿地创新实践“720”湿地修复模式,让生态持续向好,鸟类种类已从401种增至414种,如今再添2种,生动印证了这片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健康度。

“条子泥是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海滨湿地,现在每年能吸引超30万人次来观鸟研学,早已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东台沿海湿地旅游度假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常维介绍,这片湿地的价值不止于此——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它更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上的关键“加油站”,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觅食。

“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自然生命的集体致敬,是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度传播。”盐城市观鸟协会理事长周晨曦的话道出了赛事的深层意义,“两个新鸟种的发现,是对盐城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的最好回报,就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画卷。”

如今,盐城记录鸟种已达447种,东台沿海经济区凭借85公里海岸线、156万亩滩涂湿地,成为太平洋西岸生态保护的典范;条子泥湿地“720保护模式”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此次观鸟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亮出了盐城的“生态家底”,更通过“观鸟+旅游”“观鸟+科普”的创新模式,让生态价值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

赛事落幕,但对湿地的热爱永不退场。从条子泥出发,这份对自然的敬畏将继续延续,这片广袤的湿地也将不断书写更多“鸟与城共生”的动人故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通讯员 周晨曦 盐城市观鸟协会供图

标签:
责编:李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