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公布“2025年度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示范名单”。江苏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增至93个。此次公布的49个应用场景,涉及15个技术领域。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最多,为14个;氢能和新型储能领域有5个;未来网络、低空经济领域各有4个;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均有3个。

应用场景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实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底以来,江苏围绕“10+X”未来产业体系,实施未来产业发展“5个100”行动,包括建设100个应用场景。
今年,各地筛选后向省科技厅推荐的前沿技术应用场景达140个,较去年增加44.3%,表明各地未来产业发展力度不断提升、成果日渐增多。
什么样的应用场景能进入这份名单?省科技厅有关人士介绍,重点评价技术是否具有前沿性、引领性,是否可落地、可实施;场景是否具有明确的最终用户,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否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是否已具备前期工作基础,已在一定范围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入选名单的应用场景,在推动前沿技术研发、重大产品研制等方面,具备明显的示范效应。例如,“高危环境下具身智能带电检修机器人场景应用”由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该公司针对高危环境人工检修风险高难题,通过高度适配专业作业工具设计、高危作业场景三维重建与定位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多任务自适应协同作业等突破,在多省份完成万余次作业。
49个应用场景中,由企业牵头建设的有42个,占85.7%。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牵头的24个。例如,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应用场景,将大模型智能体嵌入城市生命线监管系统,并与住建部门的日常监管流程深度融合,通过AI在应急调度、数据核查、公文生成等核心环节的闭环应用,解决排水数据管理复杂、依赖人工等难题。
由省级以上高新区内的创新主体牵头建设的有31个,占63.2%。这充分体现高新区通过实施“一园区一产业一赛道”工程,正加快“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支撑承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更好地发挥创新“主阵地”作用。
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要指导场景牵头单位进一步细化落实建设方案,在政策措施、供需对接、金融支持、宣传推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市场化投融资机构为开展场景创新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蔡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