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最新动态|这些标志性项目,按下“加速键”!
2025-09-22 16:05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王建朋  
1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当前,长三角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长三角示范区新发布4项制度创新经验,沪宁合高铁南京特大桥跨滁河斜拉桥主塔封顶,宁马城际高架段首次带电行车……

【焦点资讯】

1.长三角示范区新发布4项制度创新经验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六批4项制度创新经验,包括统筹推进跨省域医联体医师便利执业、管道燃气跨省域供应、跨省域共推绿色服务认证、跨省域联合招商。目前,示范区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增至61项。

2.沪宁合高铁南京特大桥跨滁河斜拉桥主塔封顶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透露,9月21日20时,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简称沪宁合高铁)南京特大桥跨滁河斜拉桥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该斜拉桥建设全面转入斜拉索安装和桥面施工阶段,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3.宁马城际高架段首次带电行车

9月18日18时许,随着一列电客车安全平稳驶入宁马城际铁路当涂车辆段,宁马城际线路首次带电行车,圆满完成热滑试验,为后续系统综合联调和试运行的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标志着该段已基本具备行车条件。据介绍,此次热滑范围包括宁马城际铁路高架段,即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全线及南京段省界至江江区间,约41.6千米。

4.长三角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方案出台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透露,长三角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方案近日出台。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上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4250万人次,铁路部门在启用图定66对高峰线的基础上,计划增开259对旅客列车,努力满足高峰出行需要。

5、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将举办

江苏省广电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2025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将于9月26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由江苏省广电局主办,上海、浙江、安徽两省一市广电部门联合参与,以“智汇长三角、视听创未来”为主题,总展览面积达15000平方米,通过“技术+内容+场景”三位一体的布展方式,设置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四大区域展馆和技术装备、内容创制、融合应用三大特色展区,参展机构超过200家。据悉,本届博览会持续至28日,为期3天,同期举办系列主题论坛、签约仪式、发布会、互动体验等活动。展会期间还将首次发布《长三角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报告》。

【产业科技】

1.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举行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汇聚了全球制造业领域的目光,成为展示先进制造技术、促进国际合作、探讨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平台,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等嘉宾,共同探索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新机遇。

2.建设三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上海发布行动方案

9月15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上网公开。《行动方案》围绕创新策源、临床赋能、审评审批、入院应用、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国际化发展等7个方面,部署20项重点任务。在创新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布局三个方向,《行动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新增在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品超100件;培育2家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设浦东、闵行、嘉定三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3.“J-TOP创新挑战季”人工智能产业专场走进常熟

9月19日,2025年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人工智能产业专场在常熟举办。本次专场活动根据企业技术需求,集中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智能医疗器械等多项创新成果和应用场景。据悉,今年“J-TOP创新挑战季”活动启动以来,已促成技术交易项目超100项,技术交易金额超7000万元。

4.浙江高校本科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今年秋季学期,浙江高校实现本科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分层分类全覆盖,即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类别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可选。据悉,目前浙江已推出25门省级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由浙江大学、全省特色优势高校和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建设。同时,鼓励有余力的高校建设更符合校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目前已有66所高校发布100余门课程资源。《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一。

5.安徽省属高校建设的首个大科学装置取得重要进展

安徽大学9月17日透露,该校强光磁试验装置研究团队,破解技术难题,完成装置中红外自由电子激光核心组件——微波功率源系统的测试和老练实验,顺利实现32兆瓦微波功率12小时稳定输出。这意味着强光磁试验装置向总装研制迈出重要一步,为全面建成打下了坚实基础。该装置是安徽省属高校建设的首个大科学装置,由安徽大学强光磁科学中心负责建设和管理。该装置国内首次集成自由电子激光、强磁场、低温技术,旨在构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平台,支持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前沿研究,并推动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

【重大项目】

1.南通这个产业展上,16个重点项目签约

9月16日,2025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推进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开幕式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南通市人民政府与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船级社、中船集团708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16个重点项目签约,涵盖供应链采购、综合授信、银企合作等多个方面。

2.30个“浙江好项目”绍兴打擂


9月17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浙江赛区暨“浙江好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从259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30个“浙江好项目”绍兴“论剑”。最终,杭州源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天然来源再生修复材料的医用产业化项目、杭州新川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电子专用高端超细金属粉末国产化项目,获得企业组第一名;杭州翰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半导体光刻胶核心树脂产业化项目在创业组项目中一举夺魁。今年大赛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比拼。

3.义乌第六代市场标志性项目有新进展

近日,义乌第六代市场标志性项目——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商铺装修,计划今年10月开门迎客。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义乌进出口总值达5542.6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省份额达15.1%。构建外贸新格局,义乌已锚定目标:力争2025年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8000亿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整理

素材来源:新华日报、各地日报、官方微信等

标签:
责编:李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