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冷知识:全球每三辆汽车,就有一辆使用的是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座椅滑轨。从零部件企业到新能源整车,越来越多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开”赴盐城。在祖国的南黄海边上,曾经的“盐运之城”正在变为“汽车之城”。

在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数不清的机械臂高效协同作业,精准抓取、装配各类零部件;AGV无人搬运车平稳穿梭,及时配送物料——整座工厂犹如一个精密运转的机械系统。
“我们专注研发和生产汽车座椅高强度滑轨,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超30%,年产能2800万根,可为超700万辆汽车配套。”公司总经理刘立刚介绍道。

看似结构简单的滑轨,其实内含十余项独家专利。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整车企业对静谧性、舒适性提出更高要求,解决滑轨异响成为行业挑战。
“以前靠人耳听音检测,效率低、一致性难保障。如今通过引入生成式AI优化冲压换模、数字孪生驱动的光学检测等硬科技,我们实现了质的飞跃。”刘立刚拿起一根刚下线的滑轨说,“现在产品不仅强度达标,而且滑动安静、顺畅。”这批高精度滑轨,即将作为零重力高端座椅的核心部件发往整车企业。
智能化改造带来显著效益:工厂自动化率提升至80%,生产效率提高23%,运营成本降低13%,不良品率大幅降至百万分之零点二。

今年1-8月,公司实现开票销售12.73亿元,税收1.41亿元,亩均税收超200万元。更令刘立刚自豪的是,企业目前正积极申报“灯塔工厂”,已通过麦肯锡初步评审,预计12月获认证,有望成为苏北首家获此殊荣的制造基地。
“本地产业链完整,我们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99%,几乎所有配套都能在区域内解决。‘高端技术+完整产业链’,正是我们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刘立刚信心十足地说。如今,佛吉亚不仅持续输出高品质滑轨,更以智能制造为新引擎,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佛吉亚的快速发展,是盐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见证。
早在2010年,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佛吉亚就是最早入园的企业之一,园区成立第二年就招引落户了。
汽车是个产业链极长的产业,需要搭建庞大的产业生态。园区开足马力,从外资到中资,从整车到零部件企业全线布局,佛吉亚、延锋、萨玛瑞等519家整车、配套生产及服务业企业集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瞄准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我们成立专业招商团队,绘制产业图谱、驻点敲门招商、高效精准突破,同步承担全区招商阵地中的驻上海、德国、日本三个主阵地。”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招商处处长周金德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数字: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观摩项目占全区达50%,“这个数字意味着,佛吉亚二期、凌云新能源、多利模具中心、珩创二期等一批高质效、大体量、科技含量高、产业领先度高的项目得到了肯定。”
发展数据也验证了他的说法:上半年,园区零部件企业完成开票销售34.1亿元,同比增长22%。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 卞小燕/文 陈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