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江苏多所高校的军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与以往不同,今年的军训不再局限于站军姿、踢正步等传统项目,而是涌现出一批富有意义且趣味十足的“定制化”训练内容。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场10公里拉练成为新生们难忘的“意志必修课”。9月13日与16日,将军路校区和天目湖校区的新生们迎着晨光整队出发。迷彩服汇成一道道流动的风景,嘹亮的口令与整齐的步伐交织,开启了他们大学的第一首进行曲。3个小时的行程中,无一人掉队——同学们彼此搀扶、互相鼓励,在坚持中读懂集体的含义。能源与动力学院新生曾耿诺表示:“拉练磨练的不仅是体力,更是心志。”行进途中,看到飞机翱翔天际,曾耿诺瞬间联想到九三阅兵式上的钢铁洪流,“祖国的强盛就在眼前,我们更要以军训为起点,踏实走好每一步”。

南京农业大学专门设置了军训特别篇目“安全实操课”,把消防安全课堂变成了沉浸式“闯关现场”。模拟灭火器体验区,新生们手握器材对准屏幕“火源”,在教官“对准火焰根部”的指导下,紧张又认真地完成“灭火”。在充满烟雾的“帐篷”里,他们捂口鼻、俯身前行,亲身体验“冷静撤离”的真正含义。更引人注目的是VR虚拟实训,新生们带上头盔,手握控制器,在32个虚拟场景中“穿越”危险现场,完成危机应对任务,不少人直呼“太过瘾了,还想再来一次”。

南京审计大学的军训场,则是一片“硬核成长地”。新生们趴在地上匍匐前进,满身尘土却眼神坚定,迷彩服上的污渍成了最特别的“勋章”。军训间隙,他们围坐在一起,跟着教官学习包扎技能。从三角巾的折叠到伤口的“模拟处理”,每一个步骤都学得格外认真。国际学院审计学(IIA)专业新生廖瑞说,军训里的每一段经历都难忘:站军姿时的腰酸背痛、踢正步时的反复磨合、拉歌时的此起彼伏的笑声,还有满身尘土的匍匐、细致入微的包扎,“晒黑的皮肤是最鲜明的印记,这些经历教会我坚持与团结”。

随着军训逐渐接近尾声,它所赋予新生的远不止体能的提升。正如南京农业大学新生田佳傲所体会到的,这些训练正悄然为大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站军姿培养的耐性和定力,对我们生物育种专业特别有用——未来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几小时,这种专注力至关重要。”而军训射击项目要求的“心静、眼准、手稳”,在他看来,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所需的状态如出一辙。田佳傲说:“这些训练不仅磨练意志、培养习惯,更奠定了团队协作的基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王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