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8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成功召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此次大会发布的几组数据,值得关注。

6.8万名境外涉诈犯罪嫌疑人归案
9月18日,打击跨国犯罪形势与对策分论坛上,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务部门负责人和代表,国际刑警组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等国际组织官员,以及中国公安机关、公安院校的民警代表、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打击跨国犯罪的现状、经验及举措,特别是围绕“全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防对策”“深化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建立国际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联盟”等议题展开探讨。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方先后与西班牙、阿联酋、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开展执法安全合作,共有6.8万名境外涉诈犯罪嫌疑人成功归案。当前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犯罪加快向网上蔓延变异,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已成为世界公害和全球性打击治理难题。各国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国际执法合作、完善办案协作机制、健全全球打击治理体系。中方倡议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同建立国际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联盟,推动各方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问题,在更深程度加强理念互融、在更高层次实现交流合作、在更广层面推动防范治理,构建相互协同、普遍参与的全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格局。

此外,在国际禁毒合作分论坛上,来自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执法机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代表还关注了严峻的全球合成毒品问题,特别是芬太尼、合成大麻素、尼秦类物质及其他新精神活性物质蔓延,以及易制毒化学品和非列管化学品流失用于制毒问题。与会专家、代表共同提出 “关于加强合作应对合成毒品问题的倡议”,呼吁各方凝聚共识,优化完善现行国际禁毒合作机制,通过现有平台加强情报信息共享,更新监管方式和标准,持续加强各国能力建设,广泛吸引公众和民间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全球共治,携手应对合成毒品蔓延这一全球性挑战,将共识转化为一致行动,将承诺转化为实际成果。

今年前8月4.6亿人次出入境
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移民管理合作分论坛发布,今年1至8月,全国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4.6亿人次,同比上升14.9%;其中内地居民2.2亿人次、港澳台居民1.8亿人次,同比分别上升15.4%、11.2%;外国人5126.8万人次、同比上升27.8%,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589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62.1%,同比上升52.1%。累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448.2万(列、艘、辆)次,同比上升16.2%,其中飞机66.2万架次、列车7.1万列次、船舶29.4万艘次、机动车2345.2万辆次,同比分别上升17.1%、4.9%、3.8%、16.4%。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多外国人来华商贸、旅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全国口岸出入境人员持续增长。为更好地促进中外人员往来和合作交流,国家移民管理局先后出台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员来华和服务保障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措施,同时部署全国边检机关在各口岸现场备足执勤警力、开足查验通道,确保口岸通关高效顺畅。
接下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将聚焦稳步扩大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战略、便利中外交往和经贸合作、优化移民管理政务服务政策制度,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让中外人员交流交往更加便利顺畅。
今年将公布20个国家的公共安全指数
本届论坛发布了2025年全球公共安全指数报告。大会主席曾伟雄介绍,相比去年,今年指数报告数据覆盖更广,代表性更强。研究范围从23国拓展至50国,其中发达国家共12个(新增4个),发展中国家38个(新增23个),涵盖全球80.05%的人口,82.44%的全球经济总量及66.07%的陆地面积。今年指标体系中还纳入了人工智能安全等新指标。目的是系统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对公共安全的影响,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新兴科技带来的安全挑战。
曾伟雄表示,遵循国际指数通行惯例,充分考虑发布国家代表性,经论坛理事会审议后,今年将公布20个国家的评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