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全村4000多人,有8支足球队;村里小学,早中晚都有孩子们在足球场撒欢的身影;专门建了一个博物馆,讲述足球文化在村里传承百年的故事。这个村庄叫“依克萨克”。
9月17日,参加“走进美丽新疆”全国省级媒体采风活动的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新疆克州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依克萨克村,感受浓郁的足球文化。
由江苏援建的依克萨克村百年足球博物馆,去年9月落成,不久后对外开放。博物馆灰色外墙,以足球运动场景为装饰,大方质朴、主题鲜明。200平方米空间内,精心设置的展板、展品,记录当地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早在1908年,村里就建了一个名为“托普哈那”的原始足球场,留学归来的学子们与村民们踢着像皮帽子的“足球”,享受运动的快乐。
1927年,英国驻喀什领事馆举办足球赛。骑着毛驴、光着脚赶去的依克萨克村足球队员,以2:1和7:0的比分,分别战胜英国队和瑞典队,展现顽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这两场胜利,成为村民乃至全疆人民心中永恒的传奇。
近年来,依克萨克等村庄,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人数不断攀升。全镇目前有22个足球场、39支足球队、3家业余足球俱乐部,每年举办超过60场足球比赛,参与者高达5万余人次。
百年足球博物馆附近,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依克萨克小学。记者来到学校足球场时,正好有两支球队在比赛。小球员们奔跑着、追逐着、呼喊着,嗓音稚嫩却充满力量。在场边做基础训练、自由玩耍的小球员,围到记者身边。活泼的孩子们纷纷自我介绍,他们是二年级的,从一年级就参加足球队了。

校长艾克热木江·阿不都热合曼告诉记者,学校有16个班级,组建了两支男子足球队、一支女子足球队。在这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孩子们每周上三节体育课,其中一节是足球课。除了足球课,小球员们每天早上到校后,有半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午餐后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到足球场上练习球技;下午两节课后的社团时间,又可以踢足球。也有一些孩子业余时间到村里的足球俱乐部接受系统训练。

“娃娃的天性,就是爱玩耍。很多娃娃说,踢球很快乐,踢球就是为了快乐。”艾克热木江·阿不都热合曼说。
依克萨克村所在的阿图什市有“百年足球之乡”的美誉,人们常用“会走路就会踢足球”来形容当地人深厚的足球基因。百年足球博物馆静静诉说“村庄与足球的故事”,足球场上的孩子们传递着“纯粹的快乐”。亲见这“一静一动”,记者分明感到,在依克萨克村、在阿图什市,足球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纽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文 曹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