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校园“数字安全防护网”,江苏启动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月
2025-09-17 14:5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程晓琳,杨频萍  
1

“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骗子躲在境外就能把钱骗走!”9月16日,在2025年江苏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暨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月启动仪式现场,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刘会亮警官,带着亲身办案经历和鲜活案例,为全省大学生送上“反诈指南”,从法律定义到跨国抓捕,从陷阱拆解到防范妙招,每一个细节都让在场学生直呼“干货满满”。

当天,2025年江苏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暨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教育厅指导,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旨在以“筑牢网络安全意识,守护青春无诈年华”为核心,为教育系统织牢织密网络安全与反诈“双防线”。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9月15日至21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省教育厅近日发布通知,落实国家部署,将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月期间,重点举办“布设一批反诈主题宣传作品,发放一本防骗手册,召开一次反诈主题班会,收看一次反诈讲座或直播,发放一封反诈信”即反诈“五个一”活动,鼓励广大学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答活动、网络安全和防电信诈骗创意作品与特色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等。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表示,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态势向好、校园反诈工作稳步推进、师生防诈意识与能力提升,但也存在部分师生对风险警惕性低、对诈骗套路识别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对开学季关键节点,他提到,要将网络安全和反诈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并密切联动网信、公安部门,推动家校联防联控,形成宣传教育合力。同时,要将反诈宣传融入日常教育,严格执行江苏特色的反诈措施:布设一批反诈主题宣传作品、发放一本防骗手册、召开一次反诈主题班会、收看一次反诈讲座或直播、发放一封反诈信,推动反诈宣传融入教育教学、校园生活与家校共育全过程,筑牢校园反诈“铜墙铁壁”。

在长期实践中,江苏多地多校亮出“反诈实招”:

常州市教育局构建“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一场主题班会、一节信息技术课、一次答题竞赛、一场专家讲座”“5个一”系列活动,2023年联合企业开展模拟识别钓鱼网站等实践课,覆盖12万学生,近5年线上答题参与超30万人次。下一步,常州将积极探索将AI等新技术应用到网络安全中,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

南京财经大学将网络安全宣教纳入学校年度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将网络安全纳入新生入学、新教职工入职第一课,并创新通过“钓鱼邮件测试”,提升师生防范能力,以及开展校园网络服务进宿舍活动,打通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泰州市教育局编制反诈歌曲、短视频,推动家校联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在开学、高考、暑假等节点开展“反诈小课堂”,压实学校责任,并定期邀请民警走进课堂,把反诈内容融入课堂学习,推动家校联防联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反诈专班+网格化管理”成效显著,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专班,全校班级实现“网格员全覆盖”。2023年5月,学校成立反诈社团。2024年春季学期以来,社团骨干每2周召开一次例会,落实学校防范网络诈骗工作。

“严防AI生成虚假信息,不输入敏感数据!”“拒绝网络暴力,不传播谣言!”现场,数字人与大学生代表共同宣读《网络安全倡议书》,向全省师生发出倡议:做网络安全的“坚定守护者”、网络空间的“法治践行者”、网络文明的“有力推动者”、网络晴空的“积极传播者”,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守护数字家园。

结合日常接警数据,刘会亮盘点了大学生最容易踩的几类诈骗陷阱:刷单诈骗,“低门槛、高佣金”全是诱饵,刷着刷着本金就没了;冒充熟人类诈骗:假装同学、老师借钱,不核实就转账准吃亏;网游交易诈骗:买装备、卖账号找非正规平台,钱货两空很常见;演唱会门票诈骗:“内部票”“低价票”多是骗局,转账后就被拉黑;冒充公检法诈骗:说你“涉嫌犯罪”要“保密转账”,全是谎言!

随后,刘会亮给大学生们送上“反诈锦囊”:陌生链接别点、个人信息别露、屏幕共享别开、转账汇款别慌,遇到可疑情况多核实。“总结成6个字:不听、不信、不转账!”他说,“多冷静一分钟,少踩一个坑,咱们一起实现‘青春不欺,校园无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标签:
责编:杨易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