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结缘今年结果”!让“海底动脉”更可靠,这个对接大会有功劳
2025-09-12 22:17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杨易臻  
1

交汇点讯 9月11日,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开幕。当新一轮的产学研合作机遇在此汇聚,一项在上一届大会成功对接的合作项目,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根根越洋过海的海底电缆,被誉为“海底动脉”,它们是全球通信网络和电力传输的关键通道。海底电缆连接处的绝缘配合问题,一直是行业中的薄弱环节。在去年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的推动下,我国海缆龙头企业江苏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周凯教授团队精准对接,决定联手攻克这一行业难题。

受访者供图

“好的产品是设计出来的,如果不搞清楚背后的科学机理,就会像无头苍蝇乱撞,只能靠不断试错来提升质量。”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洪亮告诉记者,海底电缆接头处的固体绝缘技术,虽然已经实现国产化,但接头的部分性能仍低于电缆本体。为了保障海缆系统安全可靠,就要从根源上解决固体绝缘技术的设计机理问题。

选择与四川大学合作,是一次精准的“双向奔赴”。此前,中天科技关注到四川大学团队在相似设计机理和场景下已有研究成果。大会上的深入交流,让双方确认研究方向高度契合。“这能让我们大大缩短前期的摸索过程,可以更快地‘揪’出核心问题。”张洪亮表示。而中天科技则为四川大学团队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实际的工程落地场景,让前沿科研不再止步于论文,而是能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

在2024年底,双方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如今,项目尚未结题,但合作成果已提前“开花”。实验室的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在实际产品生产过程中孵化。“我们摸清了许多关键性能的影响因素和趋势,下一步会探索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并在更多不同变量上进行孵化。”张洪亮表示,这项研究合作正推动着我国高端海底电缆制造迈向一个更可靠、更精细化的阶段,也为产品走出国门,进一步拓展欧美、中东市场打下基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易臻

标签:
责编: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