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4570个管控单元,江苏明确了全省绿色发展的“边框”
2025-09-12 19:53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姚政宇,吴琼  
1

交汇点讯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区域生态功能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9月12日,记者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江苏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4570个管控单元,目前已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杨凯介绍,在这4570个管控单元中,陆域有4268个单元,海域有302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配套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明确准入要求、规范开发行为。

为支撑这一体系落地,江苏建立了“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全省4570个管控单元的矢量数据,打通国家、省、市和外部门数据归集共享通道,接入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视频感知等多源数据,形成“智慧一张图”,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管控单元信息查询、选址选线环境可行性辅助分析等公共服务,实现了“环境容量预估”和“项目准入预判”等功能,平台注册用户已超6700个,累计访问13.3万人次,生成分析报告2.9万份。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0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推出《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今年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立和高效运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不仅如此,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配套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细则包括方案制定发布、系统建设、调整更新、实施应用、跟踪评估和监督管理等内容,共提出十八条具体要求,形成“方案+细则+平台+考核”的全链条制度框架。这也标志着全省生态环境管理进入“分区分类、精细精准、预防为主、协同高效”的环境精细化管理新阶段。

江苏还不断强化分区管控政策协同,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南京、南通作为国家首批衔接试点城市已率先完成相关任务。针对产业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点区域,江苏进一步推动分区管控与环评、排污许可等制度全链条融合,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并将管控要求纳入《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强化制度刚性约束。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是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这项被称为“分区管控”的制度已推动全省102个线性工程优化选址,主动避让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保护了202个重要生态空间,挡住或优化了化工、冶炼、电镀等行业的281个项目,充分发挥了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作用。

当前,江苏正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五年评估工作,从组织实施、成果管理、成果应用、监督管理四个维度共计15项指标开展系统评估。杨凯表示,下一步,江苏将依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改革及应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持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姚政宇 徐春晖

标签:
责编:王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