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江苏省住建厅发布新一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名单,南京金燕路西侧地块保障房项目A地块等134个项目,被确认为2025年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建筑工地长出“千里眼”“顺风耳”以及反应迅速、计算精密的智慧大脑;塔吊司机无需攀爬至百米高空,在地面室内就能完成高空作业;在智能平板上轻轻点击,十余款建筑机器人便各司其职开展地坪研磨、自主吸尘等施工作业……这些极具科技感的场景,都是智能建造项目要实践的技术应用。
据了解,为加快智能建造技术推广应用,省住建厅在全省范围内在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征集在建筑产业互联网、BIM技术应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智能施工管理等方面有两项及以上突出应用的项目。经企业自愿申报、属地初审推荐、专家评审、名单公示等环节,确定了试点项目名单。省住建厅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试点项目实施情况动态跟踪,对发现实施情况较差的试点项目,将取消试点资格。
134个试点项目,分布在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淮安、扬州、镇江、泰州。记者注意到,苏州有70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全省第一。苏州正依托试点项目工作实践,打通项目端智能建造装备与各平台间的数据壁垒,探索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具提升智能建造装备在施工场景感知、人机交互与自主决策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推动苏州市智能建造装备产品迭代升级,促进苏州智能建造产业生态发展提升。据统计,截至目前,苏州已累计打造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15个,培育省级智能建造试点企业14家,建设省级智能建造产业基地1个。
记者了解到,通过示范引领,江苏正加快智能建造技术推广应用。江苏支持省内新开工房屋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2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积极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积极推动智能建造在改善型住宅中的应用,提高施工效率、提升住宅品质。支持新建轨道交通项目开展智能建造技术实践。到2025年末,江苏智能建造适用技术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占比要达到50%左右,培育30家以上智能建造企业,形成2个以上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智能建造产业链初步形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