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老年在身边④|“银发市集”:幸福老年的温情交响
2025-09-04 12:5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倪敏  
1

华灯初上,暑热渐消。8月22日傍晚,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锡阳红”大舞台前人头攒动、笑语盈盈。将近7点,“银发市集”伴随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在灯火辉煌中启幕,成为老年人晚间休闲的一道崭新风景线。

“这个智能手环真不错,能测心率还能紧急呼救。”72岁的杨菊仙在适老科技展位前频频点头。不远处,从新疆喀什来无锡定居的鱼萍刚体验完智能医疗设备,又兴致勃勃地向非遗传承人学起了剪纸,“2020年退休后,因为孩子在上海读大学,我就选择来无锡定居。”她一边巧手翻飞剪着窗花,一边感慨,“这里不仅离上海近,更有很多适合老年人的活动,生活格外充实。”

这样温馨而热闹的场景,今年以来在无锡各大街道上演。2025年初,无锡市民政局、无锡市老龄办创新推出“银发市集”,将“银发经济”消费场景融入城市肌理,与传统市集形式有机融合。自1月17日首场开办以来,市集活动实现全市各市(县)区全覆盖,成功举办12场,成为老年人晚间休闲的新选择、情感交流的新平台。

截至2024年末,无锡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54.15万、占户籍人口的29.48%,在打造“锡阳乐”银发市集过程中,主办方特别注重细节的适老性与温馨感。参展商家均经过遴选,从特色食品到适老化产品,从康养旅游到康复护理,每场二三十个展位;同时根据市场调查反馈,实时更新、全维覆盖老年人衣食住行游等多方面需求。该市集汇聚了名优特色食品、适老化产品等多元领域产品和服务,是集购物、体验、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促消费重要平台。

不久前,新吴区一场银发市集现场,72岁的老人家陈进就在体验智能养老机器人后赞不绝口:“它说话很清楚、操作也简单,适合我们七八十岁的人用!”

感受到市集的丰富实用,对无锡城乡的老人们而言,不仅是消费场所,“银发市集”更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

以8月22日这场市集为例,涉老政策咨询区前,“00后”志愿者耐心解答有关长护险、适老化改造等政策疑问;健康服务区内,资深中医师们为老人提供把脉问诊和血压血糖检测;金融体验区里,邮政储蓄安镇支行的“90后客户经理何超正替几位老先生详细解说基金相关知识。

“我们日常走访时搜集老年人群的需求变化,再及时反馈给民政部门,让每一场市集环节设计都更贴近老人日常。”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鑫安社区党总支书记邹祎说。在这位扎根街道社区十多年的社区工作者看来,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种精准对接的服务理念,让我们无锡独创的‘银发市集’超越了简单的买卖场所,晋级为老年人社交互动、文化娱乐的重要载体。”

为吸引老年人群积极参与,每次市集都精心设置“锡阳红”大舞台环节。作为“锡阳乐”银发市集的亮点之一,舞台上的精彩演出不仅为老年文艺团队提供展示平台,还邀来本地知名老艺术家现场指导。老人们既是观众,同时也积极融入成为舞台的主角。正因此,根据养老院院长、护理员事迹改编的原创锡剧在大舞台上演出时颇受欢迎,主题弹词开篇《善行满人间》传颂着“孝星”和银龄志愿者的动人精神,每演一场都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借助市集平台,老年人不仅是服务的接受者,更成为积极的奉献者。无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首次成立一支市本级“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面向全市老年人“组团”。目前,已吸纳600余名教育、科技、农业等领域的老专家、老教师等群体。他们深入基层,在银发市集等公开活动现场开展志愿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社区治理,甚至远赴青海开展医疗和教育服务。今年,无锡选派的3名老年志愿者参加了江苏省首批“苏青银龄行动”,在青海的老年大学、医院和康养中心开展了为期30天左右的志愿服务,为“智力援青”贡献无锡银发力量。

晚风轻拂,市集里笑语声声。鱼萍对无锡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怡和生产的一款智能助听器感兴趣,当场用手机拍下款式,发给远在喀什的老友,“让她也看看江南老年人们拥有的装备,如果喜欢,就帮她寄一个。”

夜色渐深,市集即将落幕,老人们意犹未尽,相约下周再去其他街道的市集体验。在这里,“银发市集”如一条温暖的纽带,串联起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与情感寄托,更映照出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与为民初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 文/ 视频、图片

标签:
责编:王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