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时评|莫让奥数培训机构毁了奥数
2025-09-01 18:5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孟亚生  
1

又到一年开学季,不少中小学生家长在为孩子报什么样的奥数班而费神。日前,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家长要慎重评估自己的孩子,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整顿、规范奥数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的长期存在已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这一呼吁值得深思。

奥数,本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挖掘数学潜能、培养逻辑思维与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实中,奥数培训却逐渐偏离正轨,陷入了功利化的泥沼。许多家长将奥数视为孩子升学“捷径”,奥数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庞大且混乱的产业。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无可厚非,他们期望孩子通过奥数学习获得名校“敲门砖”。但这种盲目的追求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兴趣与天赋。一些孩子在尚未对数学产生热爱时,就被家长强行送入奥数培训班,进行高强度的刷题训练。长此以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被磨灭,学习变成了痛苦的负担。正如丘成桐所言,家长要慎重评估自己的孩子。如果盲目跟风强迫孩子学奥数,对孩子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反而可能是痛苦的开始。

一些奥数培训机构以盈利为首要目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打着“名师授课”“保进名校”的幌子,收取高额费用,教学内容却脱离了数学教育的本质,一味追求难、偏、怪题,采用“填鸭式”教学与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记忆解题套路,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这不仅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也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生态。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过度依赖奥数培训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数学天赋和潜力的学生。如今,数学人才培养过于依赖奥数,而奥数考察的问题往往较为刁钻,与数学研究的主流存在偏差。一些通过培训机构刷题或“包装”后进入高校相关项目的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表现并不出色,这说明单纯的奥数培训并不能等同于数学人才的培养。

为了让奥数教育回归本质,相关部门有必要正视丘成桐等专家的呼吁,加强对奥数培训机构的监管。严格审查机构的办学资质、师资力量和教学内容,打击虚假宣传和乱收费行为,杜绝“保进名校”等违规承诺,让奥数培训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同时,高校和中学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应降低对奥数成绩的过度依赖,建立多元化的选拔机制,综合考量学生的兴趣、潜力、综合素质等,引导学生和家长理性看待奥数学习。

(孟亚生)

标签:
责编:苏群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