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花乡姑娘》全国热映,女主原型的人生剧本更硬核
2025-08-23 11:28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孙旭晖  
1

 交汇点讯 822日,一部聚焦乡村振兴题材的电影《花乡姑娘》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这部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电影局等单位指导和联合摄制的影片,将镜头对准了沭阳农村,讲述了一位残疾大学毕业生自强创业,并带领乡亲们通过电商共同致富的故事。

 电影是现实的艺术提炼,而其背后的人物原型——宿迁市沭阳县新河镇双荡村党总支书记、党的二十大代表李敏的真实经历,则为这个银幕故事提供了最坚实、最动人的注脚。

 1990年出生的李敏,在7岁时因一场车祸失去了左臂。身体的残缺没有磨灭她对生活的热情。2009年,她考入大学并光荣入党。然而,大学毕业后,尽管专业知识扎实,求职之路却因身体原因屡屡受阻。

 “既然求职行不通,那就自己创业!”这次挫折让李敏下定决心。她偶然接触到当时正兴起的“网店”,并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超越身体局限的平台。“隔着屏幕没有人会知道你是残疾人,只会关注你的产品。”怀着这样的想法,李敏开设了名为“木子的秘密花园”的网店,投身家乡沭阳蓬勃发展的花木产业。

 创业之初,客服、打包、发货全靠她一人。由于只有一只手臂,“手口并用”是她的常态。给花卉打包时,右手和残缺的左臂常常被枝条划得鲜血淋漓。对此,她却很乐观:“伤越多,说明我卖得越好呀!”

 投身电商后,李敏发现行业内存在“卖图片”的现象——用精美的宣传图吸引顾客,发出的货品却“货不对板”。她不仅坚决不碰这种行为,还做出了在同行看来颇为“憨”的举动。一次,一位河北客户下了大订单,要在秋季订购一批百合花苗。李敏反复与对方沟通,花了大量精力劝说客户:“这个季节和气候不适合种植,请不要下单。”

 正是这份“品质第一、诚信为本”的坚守,为她赢得了大量“回头客”。如今,她的网店日均成交量稳定在600多单。凭借诚信经营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李敏先后在2016年被评为“十大优秀淘宝人”,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感动人物”,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花乡维纳斯”。

 2017年,李敏通过考取“返乡兴村”新村干,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角色也从一个网店主转变为乡村发展的带头人。

 为带动村民增收,她在村里设立了配备30多台电脑的电商扶贫驿站,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村民讲授直播、拍摄和店铺运营技巧。在她的帮助下,双荡村的电商经营户从原先的200多户增加到400多户,形成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网店”的浓厚氛围。

 为拓宽销路,李敏又率先在村里建起“新村干公益直播基地”。这种“支部搭台、新村干唱戏、集体+群众共同受益”的模式,由村干部带头直播,帮助农户销售花木。新河镇党委书记乔德素介绍,双荡村的经验已在全镇推广,先后协助3个村建立了公益直播基地。“2022年以来,仅双荡村的公益直播团队就已帮助19户花农带货,销售额达22.6万元,户均月增收2380元。”

 作为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沭阳县近年来大力推行花木种苗领域专项整治,并首创“诚信标签”举措,将监督电话和投诉二维码印在标签上,从源头规范市场。

 在这场风气转变中,李敏的示范作用功不可没。“通过李敏,我们看到诚信经营不仅能换来好口碑,更有好效益。”村民胡拉说。李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多年积累的信誉,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电商经营氛围从“要我诚信”向“我要诚信”的根本性转变。日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李敏江苏“最美诚信之星”称号。

 电影《花乡姑娘》以非专业演员的朴实表演,再现了这片土地上的奋斗故事。而银幕之外,以李敏为代表的新时代乡村青年,正用诚信、坚韧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标签:
责编: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