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童声德比”,唱响“胜利之歌”,唱出“青春的中国”
2025-08-15 21:45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贲腾  
1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南通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力走上舞台站定,示意钢伴一个眼神,给到团队一个手势,如水流畅的旋律响起,抑扬顿挫的歌声跟上,指挥与弹唱配合紧密无间,将观众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815日,“童声里的中国”少儿合唱主题音乐会在经典歌曲《长城谣》的精彩演绎下拉开帷幕。

813日至16日,童声里的中国少儿合唱展演交流活动在南通举办。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指导,南通市政府主办,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教育局、通州区政府承办,包括展演、主题音乐会、培训讲座、研学活动等。来自北京、西安、广州、苏州、香港、上海、南通等地的7支少儿合唱团,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纯净童声唱响礼赞祖国、歌颂时代的“胜利之歌”。

“他们唱得真好,我今后要加倍努力。”距离音乐会开场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来自南通的小江豚童声合唱团成员韩秋彤在后台抓紧时间练习。前一天观看了其他6支团队展演,小韩收获颇多,却也在对比中发现自己在呼吸、咬字、发音、表情管理等方面的差距,有的是因为舞台经验不足,有的是因为处理技巧欠妥。她不服输,决心跟这些优秀的前辈们比一比,在今后的演出和训练中磨炼自己,争取有朝一日也能和他们一样。

虽说只是展演交流,但对于各支代表队,就是一场“不出结果的比赛”,登上舞台,高低自现。814日,“童声里的中国”少儿合唱展演音乐会现场,6支外地代表队激情参演,都拿出压箱底的力作。北京爱乐合唱团连唱9首,观众仍意犹未尽,又返场《mamma mia》《春天在哪里》两首。西安市小鸿雁合唱团有备而来,除擅长曲目外,专门带来由南通“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出品歌曲《我用童心祝福世界》,献上满满诚意。广州、上海、香港、苏州等团队演唱了多首难度系数较高的世界名曲。

展演现场,不少观众发现,舞台上一名小演员老是变换着站位,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敲鼓,游刃有余驾驭五六种不同乐器,堪称“全场最忙碌的人”。主题音乐会当天,记者恰好在后台找到了这位“忙人”——今年17岁的北京爱乐合唱团打击组组长张驰。

“你火了,你知道吗?其他团里的小弟弟、小妹妹都很崇拜你。”记者开玩笑道。张驰也没想到,这就是他平时训练和表演的“日常”。“这是我最后一次随团出访演出。”张驰“团龄”十年,是团里最年长的大哥哥,他庆幸童年有歌声相伴,那些与音乐有关的经历是他一生的财富。

顶尖团队造就顶尖人才。广州小海燕合唱团在INTERKULTUR世界最佳1000个合唱团排名中综合成绩排名第五;香港中西区儿童合唱团上个月夺得布拉迪斯拉发合唱节金奖;北京爱乐合唱团由著名指挥家杨鸿年创建,成团42年来累计荣获四十多项国际比赛大奖;西安小鸿雁合唱团、苏州吴韵少年艺术团合唱团、上海杨浦区少年宫合唱团,均多次摘得国内外比赛桂冠。

“与国内顶尖团队同台,机会难得。”青年指挥家、作曲家,小江豚童声合唱团指挥王泊人表示,合唱团成立虽晚,但都是从全市“童声学校”中精挑细选的音乐尖子,辅以目前最先进的训练方法,拥有后发优势的他们成长速度很快。他认为,“养成”一支优秀的合唱团,更重要的是素养的积蓄、文化的积淀,这是一项科学的工作,也是一场“时间的艺术”,要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修养上做好长期规划,再一步步提升合唱团的文化品位,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十九年前,“童声里的中国”由南通市通州区首倡发起新童谣创作推广活动,如今已成为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辐射海外90余所华校的少儿艺术品牌。截至目前,共征集海内外作品53万件,出版精选作品集24部,覆盖全国7000多所中小学。

“一个地方,花了近20年做一件事,非常了不起。”杨力表示,教育就像农民种地,要一锹一镐去刨、一点一滴浇灌,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童声里的中国”是美育教育的榜样工程,这件事值得坚持、坚持、再坚持,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发动更多地区参加,让中国的孩子们都能接受高品质的美育教育。

“我是扬帆待发的小船,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我用一双自由的翅膀,飞向遥不可及的远方……”主题音乐会尾声,小江豚童声合唱团献上压轴歌曲《向青春》,代表参加展演交流的所有队伍,代表342张登上舞台的年轻面庞,发出“青春之声”,唱响“青春的中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贲腾 严磊

标签:
责编:丁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