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活化石”上“国家名片”了!@集邮爱好者,速去盖戳!
2025-08-15 20:14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葛灵丹  
1

交汇点讯 你认识的古树名木被印在了邮票上!8月15日,“邮载千年绿 校地共传承”《古树名木》特种邮票首发仪式暨“普陀鹅耳枥”主题邮品发布会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

据介绍,《古树名木》邮票一套4枚,分别为山东定林寺银杏、四川翠云廊剑阁柏、山西晋祠国槐、浙江普陀山普陀鹅耳枥。该套邮票由杨志英、徐喆设计,王静编辑。邮票采用“胶印+雕刻”工艺,画面细腻,层次丰富,造型苍劲挺健,色彩淡雅秀丽。主体内容采用雕刻手法,树木轮廓、枝、叶等细节用凹凸有致的立体雕刻线绘制,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呈现古树层次感与立体感,疏密有致的雕刻线辅以浓淡适宜的胶印色彩,二者相辅相成,烘托古树名木的古朴浑厚与生机。

据悉,南京林业大学《极命草木》珍藏邮册生动展示了珍稀树种水杉和普陀鹅耳枥与南林大的深厚渊源,集中体现了南京林业大学在林业科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1941至1948年,以郑万钧先生为代表的南京林业大学老一辈林学家们团结协作、历尽艰辛,率先发现并命名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C.Cheng)。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已成为全球唯一完整记录“活化石”水杉发现与命名过程的博物馆。此组特种邮票中的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 W.C.Cheng)也与郑万钧先生有着不解之缘。1930年5月,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在浙江普陀佛顶山采集到普陀鹅耳枥标本,1932年经郑万钧先生鉴定并命名。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2025年3月15日施行,条例涉及保护主体等30条。“今天,发行《古树名木》特种邮票1套4枚。这既是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者的一件大事,也是邮票爱好者的一件大事。”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方炎明分享了《四棵古树背后的科学文化故事》,“普陀鹅耳枥我国特有种,目前世界仅存1株野生植株,位于浙江普陀山慧济寺西侧,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等级,有‘地球独子’之称。它是1932年由郑万钧先生鉴定并命名的。”

祝遵凌教授在《观赏鹅耳枥研究进展》的讲座中提及,目前,南京林业大学团队在观赏鹅耳枥的引种、栽培、繁殖、选育和园林及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建成观赏鹅耳枥种质基因库;研发一套扦插、水培、嫁接和组培等快繁技术体系;园林应用技术方法与规程;鹅耳枥美容美发、饮品等应用基础研究。

本次活动由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共同主办。活动旨在通过邮票这一“国家名片”,传承古树名木所承载的生态文化与历史记忆,搭建起守护自然遗产的桥梁,弘扬生态文明。活动现场,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邮政业务部经理黄海共同揭幕《古树名木》特种邮票。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馈赠的双重瑰宝,它们扎根大地数百载,见证朝代更迭,承载文化记忆,既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孕育‘金山银山’的宝贵资源。多年来,南林大始终致力于古树名木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这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张晓琴表示,南林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与各界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林学学科优势与人才梯队力量,深入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为守护绿色活化石、传承生态文明贡献南林智慧与力量。

首发仪式后,到场领导及嘉宾移步参观本次活动邮展及树木标本馆,同步现场开展了青少年集邮爱好者“古树名木”一页邮集研学专场活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通讯员 蒋学飞 尹申申

标签:
责编: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