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这十字箴言似如椽巨笔,在江苏大地上泼洒出一轴绿色长卷。



常州滨江,昔日工业岸线悄然蜕变,3600亩新绿如锦如茵;南通全面实施五山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昔日“城市后巷”的杂乱污浊点化为“城市绿肺”,浓荫之下,鸟雀啁啾,成为市民身心休憩的桃源;高空俯瞰盐城黄海湿地,蓝、绿、棕等诸色交融,麋鹿纵情跃动其间;苏州姑苏古城持续推进生态提升工程,市民亲水空间不断扩容,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




这般绿意盎然、山河锦绣的蝶变背后,是江苏发展方式与生态观念的转变。二十载攻坚,江苏产业持续向新,节能环保、光伏、动力电池等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全国最高。与此同时,蓝天碧水保卫战成果丰硕: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不断提高,PM2.5浓度由2013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为2024年的32.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2.5%,太湖治理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





二十年光阴流转,江苏以山水为纸,行动作墨,绿水青山已然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策划:田梅 肖勇
文字:许愿
编辑:张筠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