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也是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5周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全生命周期管理正逐渐成为发展新标杆,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更是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8月12日,2025江苏生态日·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活动在南京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2024年开始,省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和生态环境厅积极组织江苏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去年年底,江苏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岳介绍,截至8月11日,江苏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已入驻1018家企业,42家金融、技术和咨询服务商,完成核算报告500份,出具认证报告230份。

什么是碳足迹?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产品碳足迹属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种,一般指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
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常务副主任刘永高说,江苏是经济大省,光伏电池钢铁种类较为齐全,因此具备碳足迹先行先试的基础,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就是为了应对国际碳壁垒挑战、服务“双碳”目标。
平台的广泛应用也为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南京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张旺燕介绍,结合平台的功能特点以及我行前期落地的挂钩类贷款产品,南京银行开发出碳足迹挂钩贷款, 将贷款利率与碳足迹强度挂钩,企业减排效果可以直接转化为财务收益。
今年1月,南京银行镇江分行成功向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标志着该行落地江苏省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通过与企业的沟通,我们了解到该公司在扩产过程中面临融资需求,同时希望将绿色优势转化为资金成本优势。于是我行为其匹配‘碳足迹挂钩贷款’,根据平台数据排名,给予低于市场水平的初始利率,并约定若年度碳足迹降幅达标,利率将进一步下调。”张旺燕介绍。

当天,省发展改革委资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两山”转化实践案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企业代表等进行了交流发言,并举办了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交流研讨会。活动中同步举办了江苏省产品碳足迹服务联盟筹备启动仪式,联盟将构建覆盖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咨询-金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搭建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标准体系,助力江苏制造提升绿色竞争力,并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企业转型门槛,推动绿色价值转化为市场优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