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哪家强?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火热开赛
2025-08-11 20:34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葛灵丹  
1

8月11日,“江苏省第四届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开赛。来自全省各地的208名中小学选手在实验知识、实验操作、报告撰写等各方面展开激烈角逐。比赛包含小学科学、初中生物、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学4个学科。

据介绍,本届大赛的第一轮网络实验知识竞赛参赛学生超过200万人,总决赛共计208名学生线下参加。现场,学子们身着整洁的实验服,步入实验室,仔细阅读题目、检查实验器材……随着计时器的启动,赛场的氛围逐渐紧张。

连续四年!“不算考分”的技能缘何“一年不落”地比?

据悉,此次比赛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南京市教育局承办,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等协办。比赛旨在切实扭转当前基础教育忽视实验教学的现状,着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技能并不算入中、高考总分中,为何还要“一年不落”地比?

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019年起,为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相继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旨在切实扭转当前基础教育忽视实验教学的现状,着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022年,江苏省开始举办省级的学生实验比赛,鼓励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实验活动,从而撬动课堂教学中“学”和“教”方式的改革,推动全省中小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后备军。

开幕式上,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表示,江苏省教育厅于2022年设立全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实现了竞赛学段和理科学科的全覆盖,在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怀进鹏部长点名表扬江苏省每年组织200多万学生参加实验能力大赛,是全国首创。他说:“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江苏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通过举办各类相关活动,切实提升中小学实验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江苏教育装备工作的经验多次在全国交流,为全国教育发展贡献出了江苏智慧。”

2023年、2024年,江苏省五年级、八年级和高二年级每年超过200万学生参与了知识竞赛的初赛,近17万学生完成了知识竞赛的复赛。经过各学校、县(市、区)选拔,全省每年共计2600名左右学生进入分区赛。分区赛由各设区市组织实施,各设区市每学科选拔4名选手进入总决赛,经过角逐,全省共有208名学生脱颖而出,获得参加大赛总决赛的资格。大赛总决赛包括笔试、个人实验、合作实验、答辩等环节,不仅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还包含许多有趣的实验现象和值得体验的实验过程,如铁钉电镀、水果电池的制作、赤道日晷模型搭建等。

2025年,参赛人数和参赛率再创新高。“今年我们引入了虚拟仿真实验,为大家提供安全、可重复的探索平台;AI智能实验考评系统的应用,将更精准地评估大家的实验素养,展现技术赋能教育的创新力量;而合作实验探究环节,碰撞思维火花,展现团队协作与科学探究的魅力。大赛不仅是竞技的擂台,更是交流的盛会!”江苏省教育装备中心副主任张泉说。

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南京特色”全国领先

在南京,中小学生也能像科学家那般大胆假设、谨慎求证,像工程师一样精心构思方案并付诸实践,像家政师一样巧妙规划、细致布置……

据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崔琪介绍,在落实《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建设学科实验室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实验室建设。近两年,南京投入专项资金1200万元推进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建成一批示范类劳动实践室(包括烹饪与营养室、现代家政室、纸艺室等),贴近普通家庭的劳动场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绿色生活理念。以义务教育阶段STEM课程为突破口,投入专项资金4500万元建设100座STEM科创实践活动中心,构建八类特色实践空间:陶艺制作坊、物联网农植园、构造木工坊、布艺与服装设计室、3D设计坊、开源应用创意室、航空航天探究室、智能机器人室。实施教育装备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市、区、校三级共建跨学科学习创新实验室,打造“一校一品”的特色实验室或科学教育实验场馆,搭建真实的探究实践场景,截至2024年,已有近50所学校建成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的创新实验空间。

崔琪告诉记者,南京通过推进仪器标准化项目,为全市中小学校配足配齐实验教学仪器。2021以来,累计安排市级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用于理化生和科学学科实验仪器设备集中更新,其中,小学仪器标准化项目投入专项资金2040万元,实现全市所有小学科学学科实验仪器标准化全覆盖;初中仪器标准化项目投入专项资金3880万元,实现全市所有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仪器标准化全覆盖;另外,下拨2000余万元资金作为高中学校实验资源建设专项经费,由学校自主采购配置,为普通高中实验课程的高质量开设提供硬件支持。2024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完成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器材的标准化配备工作,为南京市所有小学和初中配备了从基础编程到跨学科实践的多种器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实现了校际人工智能教育硬软件的均衡,构建了与新课标高效对接的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环境。

目前,覆盖南京市中小学的《南京市中小学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建成,全面监管并动态了解学校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据介绍,该平台实现对实验教学仪器的精准化管理,建成中小学实验教学仪器基础数据库,利用二维码标签实现实验教学仪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精准掌握仪器的库存状况、存放位置、使用状态,实时呈现区域、学校、学科的仪器设备达标情况。“平台实现实验教学开设情况的实时管理,自动统计精准到每位教师、每个班级的实验教学开出情况,并实现实验教学的远程巡课、评课。通过市、区、校三级数据逐层汇聚、逐级分析,构建了多维度、多主题、多层级的数据空间。”崔琪介绍道。

创造、成长!“再试一次”的底气与“换条路走”的智慧

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坦言:“实验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或许你会在操作中遇到挑战,但每一次尝试都是突破的开始;或许你会在探究中产生困惑,但每一次思考都是智慧的积淀。”他希望,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实验教学新路径,让实践能力成为每个人的核心素养,引领每一个孩子创造着成长。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也表示,今年年初,国家层面出台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这两个重磅文件的落地将科学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作出明确部署,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人才培养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我省举办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既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开拓性尝试。”吴昊表示,大赛聚焦“实验能力”,不断创新赛事形式和内容,引导同学们从课堂走向实践,从书本走向操作台,在亲手搭建电路、观测反应、记录数据的点滴探索中,触摸科学最真实的脉搏,助力形成思维力强、动手力强、创新力强,与时代进步和发展相匹配的科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四年来,全省累计参与学生达800多万人次,相应年级学生参与率达95%。

吴昊勉励同学们:“致知在格物,实践出真知。一次次‘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实验过程,一轮轮从‘假想’到‘验证’的深入探究,都不再是书本上公式定律的死板呈现,终将内化成独属于探索者的思维脉络、在试错中沉淀出的敏锐判断力以及带着疑问不断向未知挺进的内在力量,而这份力量是你们‘再试一次’的底气与‘换条路走’的智慧。今天的决赛,无论结果如何,过程中的专注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都是比奖牌更闪耀的成长勋章。”

赵宪志寄语同学们:“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秉持科学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赛场内收获知识、体验成长;在赛场外,锤炼能力、持续进步。”他也希望,江苏省继续以大赛为契机,以赛促改、开拓创新,持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断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和环境,加大提升教育装备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力,取得教育装备科学治理新成就,继续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做示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实习生 李唐菲

标签:
责编: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