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西湖大学举办了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入校礼”环节,来自新生所在高中母校的校长、老师逐一登台,将学生郑重“交棒”给西湖大学施一公。“3、2、1,微笑!”同学们竖起大拇指点赞,与老师们一道留下难忘的合影。

据悉,开学典礼上的“新生入校礼”在西湖大学已经坚持多年。今年,在这个庄重的仪式上,超过90所中学的高中校长、老师们将学生送上舞台,将他们交给校长施一公,站在台侧的校长一一握手欢迎,真诚地将老师们与新生们迎向舞台中央,留下感恩过去、迎接未来的合影。在一次次的握手与合影中,教育的接力棒,也由高中正式交接到了大学。
“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西湖大学在江苏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外国语学校的郑博天是和自己的高中校长,还有班主任一道走上“入校礼”舞台的。“很幸运能够有校长和班主任的陪同。选择西湖大学是看中了学校的创新性,还有未来的探索机会。我对于医学和生命科学都挺感兴趣,但未来到底什么才是适合我的,还需要我去探索。”

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一起走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郑博天难掩激动,“感谢高三期间努力的自己,西湖大学强手如林,未来我还要更加努力。”
开学典礼上,在校生代表、首届本科生胡烁怡分享了她在西湖大学就读的体会。胡烁怡说,在学校,自己经历了专业选择的迷茫,但在科研实训和合成生物学竞赛的锻炼后,她坚定了自己的方向。“感谢西湖大学赋予我们试错的底气,祝福所有新生‘坚信你的独特’‘追随你的好奇’。更重要的是,请对所有经验分享保持温和的警惕,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性格,怀揣不同的兴趣,擅长不同的任务,背负着不同的期待。人生的主线,仍需自己探索和把握。”
记者了解到,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本科教育经过了3年的探索,今年迈出新步伐,首次走出浙江,面向江苏、上海、广东、河南和重庆招收本科生。今年,在江苏,来自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等多所名校的10位优秀本科生通过综合评价录取,顺利入学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学校一定不会辜负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期待。 “在知识爆炸、技术迭代令人目不暇接的今天,大学应当以何种方式培养何种人才,塑造何种未来?”……“大学是创新的试验场,创新如同拓荒,前路充满荆棘,尤其是从0到1的突破,挫折乃至失败是常态。但正因为是试验,你可以毫无包袱、一往无前;这个阶段的挫折与失败恰好是对心志最好的历练。”
施一公说,西湖大学不以学分绩点、论文数量论英雄,在课程选择、专业方向上给予同学们极大的自由度和试错空间,鼓励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做与众不同的少数派。他期许学生们,在物质生活之外去想象和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去定义小我与大我,去审视个体与集体,去思考须臾与永恒……“我们每一个人短短一生,自我奋斗之外,能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什么贡献?能为人类文明作出什么进步?又能为世界带来什么改变?这是西湖大学全体师生的共同求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