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新质”项目勃发,古城“向新”而兴
2025-08-10 07:51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李鑫津  
1

8月8日上午,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成功上市,成为扬州第25家上市企业。作为国内差别化涤纶短纤维领域领军者,其深耕新材料领域20余年的发展成果,与盛夏扬州涌动的项目建设热潮相互呼应。此前的7月28日至29日,扬州市委、市政府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活动,观摩团深入9个板块20个重大项目现场,从50亿元级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到全球首条新能源特种基膜生产线,从“黑灯工厂”到航空科技实验室,一个个“大块头”“新质态”项目勾勒出古城向“新”向“高”的奋进轨迹。

今年上半年,扬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2.2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实际使用外资等核心指标增幅稳居全省前列,交出了一份承压而上、质效双升的期中答卷。

薛金龙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全球“朋友圈”扩容,产业链“强磁场”显现

日前,瑞士空气净化器公司、德国舒尔茨涂料集团两大欧洲“隐形冠军”签约落户扬州中德欧世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产业园,前者将建设中国生产基地,后者则升级打造“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基地,预计年产值合计超30亿元。通过聘请世邦魏理仕、德国欧洲中小企业中国合作中心等10家全球伙伴,以及德国工程院院士等4名欧洲隐形冠军专家顾问,扬州招商引资“朋友圈”已覆盖欧美、东南亚等主要投资来源地。

随着2025世界隐形冠军扬州创新发展大会、“跑扬马·投扬城”等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上半年扬州通过重大活动持续打造招商品牌,在扩大城市名誉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在国际细分市场领域的吸引力。“聚焦‘613’产业体系,我们开展了‘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市县联动拜访西门子、伍尔特等99家跨国公司。上半年亿元以上签约项目907个,完成年度目标的75.6%;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达82%,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扬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高邮高新区,总投资50亿元的诚盛科技芯片封装测试及OLED显示模组项目已部分投产;江都高新区的博恒高端新能源特种基膜项目——全球首条超薄增强薄膜生产线即将达产。重大项目的“压茬推进”成为近年来扬州产业链升级的关键抓手。市主要领导每月听取各板块新签项目以及注册、到资、开工等进展情况,以月保季、滚动推进。数据显示,“613”产业体系中,13条新兴产业链开票增长12.2%,形成项目精准招引与产业链升级的正向循环。

专业园区“筑巢引凤”,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齐立广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产业园区是项目落地的核心载体,专业产业园区是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平台。7月25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园区工作会议,推进专业产业园区建设进度,明确到2026年全市要形成40个左右产业辨识度高的专业园区,工业开票占全市总量60%左右,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集中。

航空产业是扬州举全市之力打造的“首群首链”。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低空经济产业园168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已投入使用,中航工业沈阳所扬州院、中航机载共性技术工程中心、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两院一中心”先后落户。以“两院一中心”为产业科技核心,扬州着力布局多板块特色园区协同发展,邗江航空产业园聚焦无人机核心部件研发,高邮通用机场低空物流、航空培训等场景逐步落地,专业园区“各显神通”,产业发展动力十足。航空产业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20亿元,63家规上企业构建起“材料—零部件—整机”完整产业链。

围绕园区发展,扬州创新推行“产业链+基金+供应链金融”模式,精准招引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配套项目,驱动产业新动能不断跃升。高邮光储充产业园上半年实现开票销售270.6亿元,同比增长54.1%。“扬州与开发园区设立了30亿元‘邮开国金’产业母基金,撬动外部资本落地并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要素保障。投资50亿元的共创达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力争2025年实现光储充产业开票销售首超500亿元。”该园区负责人表示。

借力“制度杠杆”,撬动产业链式发展

“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1个月!”在高邮城南新区高显光电科技车间,每秒3片的贴片生产线高速运转,公司董事长蓝子龙对“扬州效率”赞不绝口。为助推更多项目快速落地生“金”,扬州不断优化全周期闭环服务机制打造营商服务“升级版”:市领导牵头成立专班,实行“月调度、季观摩”;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设立2亿元应急转贷资金,解决企业投产前的资金难题。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新签约的907个项目,目前已开工480个。

“我们不仅要让项目‘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发展好’。”今年,扬州中院成立全国首家市级企业重整服务、破产保护“双中心”,为困境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该市政务办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全市新增限上法人企业454家,列全省第4。扬州中院通过‘破产重整+技改升级’等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为部分困境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脱困重生。”

重大项目的“N期现象”是扬州招商吸引力和营商环境成效的最佳注脚。川奇光电在扬投资23年,从单一工厂升级为全球首个电子纸产业链园区;扬杰科技从“一期厂房”到“六期车规级功率模块基地”,年产值突破50亿元。得益于“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扬州上半年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4%,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达6.5%,新旧动能转换跑出“加速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鑫津 汪滢

标签:
责编:樊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