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英名|“生于聊城,死于盐城,两城人民悼烈士”
2025-08-09 07:49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华钰  
1
白果
白果烈士陵园

“白果,来自齐鲁大地山东聊城的英勇儿郎,抗战时期,毅然投身抗日洪流,在这片热土上,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壮丽印记。”8月6日,在大港河畔的冈西镇白果烈士陵园,建湖县一批党员干部冒着夏日骄阳举办了一场党日活动,义务讲解员张芯芯饱含深情地讲述白果烈士的事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在大家眼前。

在山东聊城,白果是家乡的骄傲;在江苏建湖,群众深切缅怀英雄。白果,成为苏鲁两地共思的烈士英名。

断后掩护群众撤退,

牺牲时才22岁

白果,原名邓延熙,1919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成长为一名杰出的革命战士。

1938年春,白果参加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的青年记者团。同年8月,经组织批准,他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其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见到了毛主席,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1940年春,白果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政治部工作。同年秋,他随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挺进盐阜,先后任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三师七旅二十一团三营教导员等职。1941年3月,白果调任盐城县十四区区委书记,公开身份是民运队长,化名“白果”。

1941年8月,驻上冈、草堰口等地的日伪军,向十四区的西吉庄、尖墩一带(今建湖县冈西镇东、西吉庄一带)发动疯狂“扫荡”。在这关键时刻,白果指挥区队和部队突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亲自断后,掩护干部群众撤退。当撤到尖墩五岔口渡河时,白果不幸溺水牺牲,时年22岁。

1942年,盐城地方组织和广大群众为纪念烈士,把白果牺牲的地方命名为“白果乡”,并竖立起烈士纪念碑。

新中国成立后,建湖人民怀着崇敬与思念之情,以白果之名命名了一批地名和单位:白果公社、白果大队、白果小学……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人们对英雄的深切缅怀。1992年,组建了冈西镇第一个居委会——白果居委会,后更名为白果社区。

骨灰分葬两地,

苏鲁两地同悼英雄

在冈西镇白果烈士陵园,广场中央,汉白玉烈士全身雕像高高矗立,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陵园历经多次修建与完善,如今已成为建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无数人前来瞻仰、追思。

在陵园不远处,便是白果烈士牺牲地——尖墩五岔口大港河,河水静静流淌,默默见证着那段悲壮的历史。“白果牺牲,群众十分悲痛,冒着生命危险把他的遗体从水中捞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的战友、情报站站长郭德胜用船板做成棺材,把他的遗体秘密埋葬在芦苇丛中。”站在河边,72岁的陵园管理员王石万神情凝重,缓缓讲述着那段历史。

在相隔千里的聊城,白果的妻子和儿女苦苦打听他的下落,直至1970年才得知,他早已牺牲并安葬于建湖。1973年,白果家属专程前往建湖祭扫烈士墓。同年12月,白果公社举行3000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并请求留下一半烈士骨灰埋葬原处,让英雄永远留在这片他战斗过的土地。当月20日,白果烈士部分遗骸被护送回聊城,让英雄魂归故土,当地同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陵园陈列馆入门大屏播放着烈士事迹的纪录片。“陈列室经过提升改造,采用现代化展示手段,让参观者直观了解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王石万拿着毛巾认真擦拭着呈有白果遗物的玻璃展柜,一如往常。

“生于聊城,死于盐城,两城人民悼烈士;投身革命,献身革命,革命群众念英雄。”这是当地群众献给白果烈士的挽词。如今,每年清明节,聊城和建湖两地的群众都会到烈士陵园祭奠,缅怀白果烈士。

“庄户人的好领导”,

红色故事代代传

在白果社区,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凝结为催人奋进的榜样力量。社区宣传栏上,白果烈士的生平事迹吸引着村民驻足细读,阳光洒在宣传栏上,为文字和图片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白果在盐城战斗期间,始终发扬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每到一处,都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下乡工作,他和群众一起吃糠咽菜,从不开小灶。工作之余,他帮助群众挑草、拎水,坚实的背影成为百姓心中最温暖的依靠,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庄户人的好领导”。

英烈故事深深影响白果各级干部。白果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健经常带领班子成员定期上门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心声。“先辈们流血牺牲,为我们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作为党总支书记,更要秉承先烈遗志,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陈健深知,只有贴近居民,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

白果的革命精神,同样触动着普通党员和群众的心灵。72岁的刘进有着40年党龄,从小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他一脸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白果居委会是‘家家住楼房,还有钞票存银行’,这些是白果烈士和先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他坚持以白果为榜样,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也都兢兢业业、奉献社会。

去年8月,24岁的张芯芯踏入社区,成为居委会最年轻的一员。起初,她对白果烈士的生平事迹知之甚少。随着了解的深入,白果烈士英勇无畏、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她深受触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要当好义务讲解员,让更多人了解白果烈士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张芯芯说,“我们社区以烈士命名,决不能给烈士丢脸。”如今,白果社区拥有200多家个体工商户,已成为冈西镇最繁华的区域之一。社区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排水板等产业,建成国内重要的土工软基材料生产基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华钰

标签:
责编:艾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