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苏超”燃情开赛以来,热度一路高涨,几乎每场都在创造新的纪录。目前,“苏超”已战至第八轮,现场观赛总人数成功突破100万!
与此同时,赛事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同样显著。最新数据显示,“苏超”前六轮比赛,就已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实现服务营收近380亿元。一场体育赛事,演变为撬动江苏全域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32家:商业价值持续飞涨
城市联赛“火”出圈,连“担架队”也喜提赞助商,从“无人问津”到“一席难求”,“苏超”官方赞助商从6家暴涨至32家,金融、科技、餐饮、零售、体育、医药……各行各业争先恐后“拥抱”苏超,赛事商业价值全面爆发。
除了联赛商务开发,各赛区、球队也受到赞助商热捧。阿里旗下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余额宝分别成为常州队、徐州队、无锡队、扬州队赞助商。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淮安、扬州等赛区和球队赞助商均超过20家。

270亿次:火热赛场“网络延伸”
“苏超”这股热浪早已在网络空间蔓延:开赛半个月,虎扑App紧急新增“江苏联”频道,上线首日流量破百万。开赛两个月,微博热搜和“苏超”有关的话题达到171个,话题总阅读量达到29.34亿。截至8月7日,抖音上关于“苏超”及“苏超联赛”的话题播放量已超过270亿次。全国14亿人,相当于平均每人看了19次还多,而这仅仅是一个短视频平台的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苏超”在海外社交平台也持续引发热议,已自发形成36个江苏球迷组织,覆盖北美、欧洲、大洋洲等主要侨居地。

380亿元: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绿茵场上激烈拼搏赛场之外,吃喝游乐“苏超”带动效应到底有多强?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苏超”前六轮比赛,光是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这五个方面,就带动近38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超四成。
从出行场景来看,省外游客支付占比达28.8%,这意味着“苏超”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观赛,除了飞机、高铁等长途交通方式,还在选择落地租车、打车等短途出行方式,为当地的交通出行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在餐饮方面,省外游客支付占比19.7%,也让当地的餐饮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南京盐水鸭”“泰州早茶”“徐州烧烤”“淮安小龙虾”等各地特色美食搜索量暴增,餐厅、小吃摊人气爆棚,商家们迎来了久违的销售高峰。

旅游和体育场景也因为“苏超”赛事而变得热闹非凡。不仅有“观赛+景区游览”“观赛+文化体验”等,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开辟“第二现场”,方便市民、球迷“全域”观赛,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当我们在夜市中高喊“加油”,在商圈中举杯庆祝,在景区中看球鼓掌,“苏超”的内涵和外延,早已超越足球比赛。
从赛场故事到赛事经济,人人皆可参与,精彩还在继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孔婧 实习生 周娉羽 谢沂诺 郑瑞萱 肖飞燕/文
朱丹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