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后,鱼虾满仓!
2025-08-08 19:44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赵亚玲  
1

日前,黄海、东海迎来“小开渔”。随着渔港千帆竞发,渔民们扬帆出海,经过辛勤作业,首批新鲜捕捞的海鲜顺利上岸,为市场注入鲜活美味。渔船陆续归港,一筐筐鲜活的梭子蟹、金钩虾等海产品被迅速搬运上岸。鲜美的海味不仅承载着渔民的丰收喜悦,也为市民餐桌增添鲜甜滋味。

8月7日,渔民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港海产品市场,展示捕获的鲜活梭子蟹。近日,连云港市沿海大批专项特许捕捞渔船开捕“第一网”梭子蟹喜获丰收,梭子蟹日到港量20多万公斤,渔民将梭子蟹分拣、外运,供应各地市场。司伟 尹晨亮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7日,数十艘满载渔获的收鲜船陆续返回启东吕四渔港码头,渔民们忙着卸运伏季休渔后的“第一捕”约250公斤梭子蟹、金钩虾等海产品。许丛军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7日,随着东海迎来“小开渔”,梭子蟹等海产品开始批量亮相徐州市鼓楼区苏北农贸市场的海鲜柜台,吸引市民前来选购尝鲜。安炳力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7日,射阳县黄沙港一码头,满载而归的渔船依次排列,一筐筐膏肥壳青的梭子蟹被陆续运送上岸,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彭岭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8月6日,渔民在连云港市连岛中心渔港将刚捕捞的梭子蟹运送上岸,准备装车外运,供应各地市场。 王春 徐晶晶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近年来,各地海洋渔业持续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渔业装备升级提速,“湛江湾一号”等“海上智慧渔场”正式建成,实现高价值品种规模化深海养殖。

8月5日,技术人员在连云港市连云区连岛街道“海上牧场”,查看中国东方对虾生长情况。朱华南 刘莹莹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今年,连岛街道科学规划高附加值海珍品综合立体养殖项目,引进中国东方对虾、鲍鱼、青蟹等品种开展海上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新建成的海上生态立体养殖示范区,投放的53.2万尾中国东方对虾在深水抗风浪网箱长势良好。朱华南 刘莹莹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14日在南通通州湾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拍摄的全球首艘漂浮式动力定位全域化网箱型工船“湛江湾一号”。据了解,这艘承载着8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具备年产2000吨名贵鱼类产能的“海上智慧渔场”正式建成。作为全球首创的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一号”集海上半潜养殖、绿色能源供给、智能控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投入使用后,它将开展全体系智能化渔业养殖试验,成为养殖走向深远海的重要突破。许丛军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3月6日,养殖户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三洋港渔港码头,将牡蛎幼苗装笼准备投放海区放养。连云港沿海养殖区一派繁忙景象,养殖户将牡蛎装笼送入海区放养,到夏季再投放市场。司伟 董自文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同时,各地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修复海洋生态,确保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让海产品供应量充足,市民可大饱口福。

6月6日,连云港市在赣榆海州湾海域放流半滑舌鳎鱼苗110万尾,以实际行动守护海洋生态,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司伟 王晓港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共筑美丽海湾 守护蓝色家园”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科普宣传活动在连云港市举行。市民、留学生代表等来到“中国环监苏001”“海巡31”船舶,了解海洋和船舶知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亚玲 通讯员 徐禄 摄


策划:张筠

整合:金琎

标签:
责编:金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