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苏超”球票撬动了什么——票根经济观察(上)
2025-08-08 09:01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倪方方  
1

说起前不久在南京奥体中心门口发传单的经历,南京市朝天宫商户自治协会秘书长崔洁大呼“真值”。7月5日“苏超”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她组织志愿者向球迷发放朝天宫&熙南里街区联合出品的美食地图,推荐票根优惠。此后连续4个周末,熙南里街区“夜南京·过足瘾”——跟着“苏超”品美食的主题活动吸引客流近30万人次,同比提升近20%。

“苏超”火爆出圈,“票根经济”风生水起。凭一张球票,可免费游扬州瘦西湖、吃常州萝卜干炒饭、在盐城边看球边观鸟……有人说,球票成了打开文商旅体的万能钥匙。

一张球票=N种福利

“凭票在建邺吾悦广场‘黔家婆’吃了一顿,还喝了‘霸王茶姬’奶茶,两家都是八八折优惠,划算!”7月5日,安徽马鞍山人陈锋与朋友驱车60公里到南京观赛,他没想到,这张“巅峰对决”的球票还成了周边商圈折扣通行证。“‘来都来了’,只待半天感觉不过瘾。赛场附近餐饮、住宿都有球迷折扣,我们就顺便深度感受南京魅力。”

因为40元的球票,镇江人刘念带全家游了一趟扬州。抢到两张扬州队主场对阵南京队的票,她一度犯了难:两张票不贵,但全家出动值不值?“去了才发现物超所值,我们凭足球票在扬州免费玩了不少地方。”刘念说,一家人还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逛了大半天,不仅免预约,文创产品还能打9折。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申俊喜说,消费者通过球票获得多种优惠权益,触发一次性消费转换成多场景联动,甚至是长期的情感投资。

苏州市民王芳近日用一张“苏超”门票,带着孩子到太仓阿尔卑斯雪世界滑雪场玩。一家三口花999元享受度假村1晚住宿+3张家庭娱雪票,还参加度假村特色活动,比团购省数百元。

这种“额外获得感”正悄悄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王芳说:“现在,总会特意看看票根能换啥福利,感觉不多花点都亏了。”

球票的含金量不断提升,90分钟的足球赛被扩展成24、48、72小时目的地之旅:盐城25家A级旅游景区免费游、合作酒店半价入住;南通40家A级旅游景区对持票根的观众及客场城市居民免费;无锡商场送消费券、水蜜桃,餐饮打半价……徐州金鹰商场不仅给优惠,更造观赛场景,推出“观赛专属礼”、品牌立减或满减优惠、射门挑战领周边等活动。

“票根经济”看似简单,却是撬动消费的“超级杠杆”。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苏超”前六轮,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等五个领域近38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超四成。

卖球票=发行城市体验券

“一张票玩转一座城”成各地激发文旅消费的新抓手。

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姜海以6月21日常州队主场对阵南京队为例说,常州早早设计票根价值转化路径:面向南京球迷,“56789”折扣体系中景区门票5折(部分免票)、文博6折、演出7折、线路8折、酒店9折,构建起一个“一张球票撬动吃住行游”的基础消费闭环。

“对阵扬州队时,扬州游客占总入园人数超70%;对阵南京队时,南京游客入园达80%。”聊起票根流量,环球动漫嬉戏谷工作人员徐向东说,本来以为是偶发事件,但“苏超”带来的流量一波接一波。“暑期客流量同比提升约80%,省外客源占比50%以上。”常州中华恐龙园景区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秦柯介绍。

高力国际咨询服务部高级董事王萌认为,当一场球赛从“90分钟的竞技”转化为“以票根为起点的消费生态”,其本质是完成了从“单一商品”到“场景集群”的跃迁。在这里,票根不仅是入场凭证,更是激活消费的“数字密钥”:持票者可能延伸出体育装备更新的需求、赛前赛后的餐饮住宿消费、以观赛为目的的城市游览,甚至衍生出青少年足球培训、运动康复等长尾需求。这种“核心赛事+关联消费”的模式,正是服务消费乘数效应的典型呈现。

要将“苏超”超级杠杆效应发挥到最大,个中巧思不少。连云港“票根经济”模式中,先以即时优惠降低观众消费门槛,再以更具吸引力的消费激励机制引爆参与热情。比如在全市任一参与活动的商家消费满199元,或参加社交趣味互动,就能获取抽奖序列号,奖品有地方名酒和家电,还有汽车使用权。

“政府和平台的投入其实不大,既不搞铺天盖地的广告,也不靠巨额补贴,而是通过资源整合,把更多精力用在设计和连接上。”连云港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孙广印分析称,购票页面设福利二维码,用户扫码领红包;平台免商户佣金,将原本的平台佣金转化为对消费者的让利,形成“降本—让利—引流”的良性循环。

“我们不是卖球票,是在发行城市体验券。”盐城文旅部门负责人直接喊出票根宣言。仅售10元的球票曾带动当地单日旅游消费增长35.8%。

赴一场赛事=爱上一个城市

比赛终会结束,热度也会消退。“苏超”把人流、物流“踢”到城市面前,城市又如何让“流量”加速转化为“留量”,将比赛日的热力化为城市活力,打好一手“票根牌”?崔洁的答案是社群经营:商户建美食福利群、咖啡社群、宠物社群等,主理人策划快闪活动等集聚人气和流量。

“要让更多因为一场球赛而知道、来到常州的人,成为常来走走、深度体验的旅游常客。”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严俊说,常州大力发展“宠物经济”“赛事经济”“演出经济”和“文博经济”,构建多元化、全龄段、沉浸式文旅产品体系,全方位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旅游发展内生动力,将短期的赛事热度,转化为长期的文旅品牌效应。

更多城市看到“苏超”带来的巨大流量,打起“票根”组合拳。泰州发布“苏超”促消费方案,通过发放消费补贴、扩大“票根经济”等一揽子举措,鼓励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休闲、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等经营主体围绕球赛票根推出消费券、优惠券等。宿迁组织本地餐饮、零售、住宿等200余家商户,实施“票根+”专项消费行动,推出“跟着赛事享美食”“跟着赛事购好物”“跟着赛事宿下来”活动。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这一出戏如何唱好,对于没有“苏超”赛场的地方,更是摆在眼前的一道考题。“打破各行业之间的壁垒,将分散的文旅资源串联起来。”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吴江将积极引导百业主动融入文旅,以“小票根”撬动“大消费”,延伸高铁票、演出票、景区门票的消费服务链,鼓励商业街区、酒店民宿、餐饮娱乐等行业围绕文旅主题创新经营模式,丰富消费业态,升级文旅消费体验,让文旅产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如何进一步释放乘数效应,真正做出特色和深度,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王萌建议,各个垂直条线主管部门横向协调统筹,在全省和各市层面集中发力,围绕“苏超”主题提供一系列消费产品组合,擦亮“苏超”消费品牌IP。“当‘苏超’从体育赛事IP成长为消费品牌IP,它所激活的不仅是当下的消费潜力,更是大众对‘体育+美好生活’的长期向往,这种向往正是支撑内需持续扩张的内核,也是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韧性的关键。”

“一座城市打动人心的,始终是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和高超的城市治理。”申俊喜说,江苏拥有取之不尽的地域文化宝藏,“苏超”走红恰好为开发这些文化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地方相关部门应通过精心策划的文化讲述,将特色文化与赛事叙事融合,把更多地方符号打造成独具辨识度的城市特色IP,重塑城市文化认同,提升旅游消费品质和体验感。同时,构建球票即“城市通行证”的价值认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治理机制升级吸引更多人来,将“赴一场赛事”深化为“爱上一个城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王梦然 唐颖 陈珺璐

标签:
责编:袁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