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时评|尊重医生就是善待生命
2025-08-06 21:3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胡波  
1

近日,“周口医生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一事引发广泛关注。邵某某从医30年,接生超3万名新生儿,曾获得“河南省优秀妇产科医师”“周口最美医生”等诸多荣誉。这样一位优秀医生,深陷网络暴力漩涡,最终以极端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人生。这个结局令人震惊、悲痛,也发人深思——如何才能制止网曝滑向网暴,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天然形成医患间的信息壁垒。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常停留在“结果导向”层面,而医生需综合病理、风险等多维度因素决策。当治疗效果未达预期,信息鸿沟易被误解为“敷衍”或“失职”。这种认知偏差若缺乏有效沟通,极易发酵为冲突,甚至成为网络暴力的源头。

社交媒体时代,患者或其家属常选择以“小作文”形式控诉医疗过程。片面叙述配合煽情文字,极易引燃公众共情,形成对医护人员的“道德围剿”。邵某某事件中,未经验证的指控通过短视频平台扩散,最终演变为对其人格的持续诋毁。这种“未审先判”的网络暴力,本质是法治意识淡薄与社会心态扭曲的结合。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自媒体为流量推波助澜,加剧了谣言的二次伤害。

社会既要求医生“妙手回春”,又将其置于“服务者”的苛刻评价体系中。实际上,医疗的本质是“概率性救助”,而非“确定性治愈”。这种职业风险叠加网络暴力,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倍增。

如果我们不能尊重医生,就无法善待生命。对于“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全社会都应当构建起医护安全的“免疫系统”。首先是网络需完善实名制与内容审核机制,对恶意诽谤采取“一键禁言”与追溯惩处;其次是公安机关应建立涉医舆情快速响应机制,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严惩网暴者;另外,卫健部门也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医学常识,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医疗局限性,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邵某某的悲剧绝不应该再发生,而这个以生命为代价的事件也应当让全社会反思:我们是否在用“完美受害者”的标准苛责医生,却以“情绪正义”纵容施暴者?唯有重建医患信任、净化网络环境,方能守住这条生命守护者的防线。

(胡波)

标签:
责编: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