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 向新向好·年中经济观察|盐城上半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省第一
2025-08-06 07:45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梅剑飞  
1

激光切割机精准高效、机器人焊接臂翻转自如、自动折弯机快速成型……多种设备协同作业,构成高效运转的现代化生产线。近日,记者走进东台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威达鑫科技新建的7000多平方米智能车间,发现这里的用工明显区别于传统制造业企业,30多台高精尖智能设备让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科技脉动”。

这座投资5000万元打造的智能工厂,生产效率与产品精度大幅提升。“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成效之一,就是实现了一人多机操作。”威达鑫科技技术总监介绍,这种效率变革让企业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制造的转型。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盐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们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在细分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盐城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说。

盐城坚定不移推动科产融合发展,做强光伏、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支撑,立足产业基础、未来趋势强化创新引领,壮大科技型企业方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聚力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75家,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三。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不仅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型的重要举措。

在省工信厅发布的2025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一批)公示名单中,盐城经开区东风延锋盐城汽车座舱系统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上榜。盐城经开区持续抓好企业发展“三件事”,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充实专精特新梯次培育库,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2家,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不断涌现,为盐城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增强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今年2—3月,盐城市举办了2025年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辅导系列活动,共吸引近600家企业参与。围绕“小巨人”的梯队培育工作,盐城各板块同样争先有为,拿出硬招实招。

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开展全流程培训指导,科学有序地培育企业成长壮大……在专精特新企业专项培育行动中,阜宁县建立“市—省—国家”三级梯度培育体系,开展分业指导、分类帮扶、分层培育。通过挖掘一批、引导一批、诊断一批、帮扶一批、壮大一批的全覆盖梯度培育方式,加快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推进“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夯实后备力量。2024年至今,全县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2家,累计达111家,新增数、累计数全市排名均实现进位。

“上半年滨海县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上,工业实时开票增速24.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8%,均列全市第一;企业培育上,创成9家省‘专精特新’、10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增量打造上,新竣工亿元工业项目19个,新达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滨海县工信局工作人员说,下一步,将开展“专精特新”专家培训,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力争全年技改投入增幅15%以上,下半年争创省“专精特新”15家、省绿色工厂3家。

创新土壤孕育出生机勃勃的“企业森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排头兵,也是解决“卡脖子”难题的生力军。

7月初,“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在杭州举办。作为低速无人驾驶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位于建湖高新区的江苏天一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L4级无人驾驶装备技术+车路协同+智能调度系统”机坪区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民航领域空白,方案一经亮相就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天一股份科创中心总经理徐志高表示,作为民航特种装备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天一航空依托民航新基建政策,基于车路云协同的机场专用车关键技术,通过“车—路—云”一体化路线,推动机场从单点智能向全局协同演进,为民航数字化转型提供国产化标杆路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卞小燕

标签:
责编:周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