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苏超”第八轮比赛,宿迁VS无锡即将在宿迁主场举行。
宿迁和无锡,一住江北,一居江南,却同被诗词浸润,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秀完美融合。两座城市绿茵场上尚未交锋,“诗词比拼”已跃跃欲试!
且看双城诗韵碰撞——


湖光山色
宿迁八景远近闻名,其中,“三峰夕照”一景就在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之内,因清代诗人窦燕客的《三峰夕照》而得名:“马陵北望有三台,雨后浮云四面开。斜日一轮无限好,半山晴翠送将来。”

宿迁山色秀美、烟波浩渺,正如张鹏翮《骆马湖》所描绘的:“环山浪势拍天浮,烟锁长堤万象收。淮水北吞黄水入,汶河西带浃河流。”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创作了数十首赞美宿迁本土风情的诗作,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这几句:“盼从冀兖寒迟茁,看到淮徐绿满田。第一江山春好处,十分梅柳色徒传。”宿迁的春日胜景,正是这样充满生机!
苏轼一生游历过诸多名山大川,来到无锡惠山的时候还是感慨:“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他沿惠山拾级而上,这里石径蜿蜒,有如龙脊;放眼远眺,只见松涛奔涌,湖水潋滟,勾起无限遐想。

文天祥行至无锡,望着水天相接处云影翻涌,写下:“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感叹浩荡湖山既是天地馈赠的画图,亦是历史镌刻的丰碑。
鼋头渚水波荡漾,林木萧萧,自古便是文人墨客访古探幽的好去处。文徵明来此游历,凝望眼前集壮丽与秀美于一身的太湖美景,心中涌出无限遐思,以“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直抒胸臆。

烟火人文
宿迁有着“中国白酒之都”的美誉,洋河、双沟,千年酒香绵延不绝。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至宿迁皂河古镇,初尝洋河酒,就挥笔赞曰:“酒味香醇,真佳酒也。”曹雪芹沿运河到洋河镇流连三日,只为一口“美人泉”酿出的醇香,并感慨道:“诗文一卷容易写,好酒半杯也难求。”

清代乾隆八年,袁枚到沭阳担任县令,袁枚到任后,赋诗《沭阳杂兴八首》以志怀。在他的笔下,这里“麦后篮筐忙野地,官归儿女助灯光”,在官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沭阳境内呈现“棉花雨后开成雪,麦草春来绿进城”的幸福景象。
无锡锡惠公园内的惠山泉,被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苏东坡用惠山泉泡制贡茶“小龙团”,并留诗纪念:“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文徵明也在这里以茶会友,写下:“相约二泉同品茗,先游山水觅诗行。”

南宋诗人杨万里途经无锡时,只见“道旁火炬如昼明,道上牵夫如蚁行。”时间流转,明末清初毛奇龄所作“一曲讴歌阛阓地,万家烟火阖闾城”,同样可见无锡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实乃烟火旺盛的江南富庶之地。
城市气节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项王故里宿迁,这句诗仿佛在耳边低吟,西楚霸王的豪迈与不屈至今仍浸润着这片土地。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英勇无畏的崇敬正是宿迁英雄气概的最好诠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悬挂在无锡东林书院的名联流传甚广,激励无数读书人勉励心志、心系天下。在书香里涵养情怀,于世事中锤炼担当,这份“家国总关情”的精神基因,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成为“太湖明珠 江南胜地”温润外表下最坚韧的精神脊梁。

一场赛事,两城风华。
静待8月3日晚风起绿茵,酒敬英雄,赛见情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魏琳
图片来源 宿迁发布 宿迁文旅 无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