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时报送一次数据!揭秘抗旱背后的“水文侦察兵”
2025-07-29 19:1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吴琼,洪叶  
1

7月20日,淮委发布洪泽湖干旱蓝色预警,7月21日12时启动淮河水系抗旱四级应急响应。7月21日,省水利厅发布洪泽湖干旱蓝色预警……江苏大地正经受着高温干旱的严峻考验。

旱情就是命令。水文数据的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抗旱决策的科学有效,尤其在低水期,容不得丝毫差错。省水文局迅速下发《关于做好低水期水文测报工作的通知》,一场以精准数据支撑抗旱保供的战役,在持续走低的河湖全面铺开。

精密监测,织牢低水期数据网

低水位运行,对常规水文监测设备是严峻考验。为确保数据不断档、不失真,省水文局果断组织力量,对全省2554处遥测水位站展开全面检查维护,为低水期数据采集打牢基础。在南水北调沿线,根据需要增设人工水尺或临时自动监测设备,人工水位数据加密到每小时报送一次,自动监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完成严格的校准和比对。

流量监测在低水期同样面临精度挑战。省水文局同步组织排查实时在线流量站,找出在低水期可能无法稳定工作的“薄弱环节”。一旦发现隐患,立即启动人工巡测,每天进行两次规范化的流量测验,并在30分钟内完成整理分析并上报,截至7月29日,局系统累计出动200余人次,完成上千条监测数据上报,确保涓涓细流的数据也能真实、准确、及时地汇入抗旱决策的信息流。

水文应急监测队在滨海站利用遥控船ADCP设备开展流量测验

预测当先,下好抗旱“先手棋”

抗旱不仅在于监测当下,更在于前瞻部署。省水文局深知预判的重要性,水情部门将工作关口前移,广泛汇集雨水情的中长期预测信息,对全省重点河、湖、库的水位进行24小时实时监视、科学研判,依据预警发布管理办法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为抗旱部署赢得宝贵时间窗口。

自7月15日起,省水文局逐日制作江水北调沿线关键河段的用水日报表,分段进行关键河段水量平衡计算,对照计划供水量进行对比分析,精准评价各供水河段净用水量及其动态变化,清晰展现“水到哪里了、消耗了多少、还剩多少”,为优化供水方案、实现精准调度提供前瞻支撑。

精准监督,实战锤炼应急尖兵

7月24日起,省水文局“以战代练”,组织省局及南京、苏州等7个分局共8支应急监测队,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监督性监测,一场特殊的“质检行动”在调水一线打响。

24日至31日,队员们分两批行动,覆盖沿线24个调水频繁的控制口门断面。各队每日随机监测各断面流量两次,在核算水量的同时掌握工程运行情况,不仅为抗旱调度提供第一手数据,及时发现了沿线部分河道受旱严重、用水紧张、口门调节频繁、阶段用水不均等实际问题,本次监督性监测共完成80余次断面流量监测,以实战场景锤炼水文应急监测队伍,对协同配合、快速响应和专业能力全方位检验。

靠前担当,拓展水文支撑服务

在省水文局的统一部署下,抗旱水文服务拓展至多个领域。每一份精准及时送达的水文数据背后,都凝结着全省水文工作者在持续晴热高温下的付出与坚守——

服务用水科学监管,选派4名水文专家分别编入省厅抗旱工作组,赴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等地,配合督查江水北调沿线供水调度计划执行及抗旱措施落实等情况。

强化墒情与地下水监测,在旱情较重区域增设移动站点,依据土壤、地形和种植结构加密布设人工墒情站,同步强化国家地下水动态监管。

服务生态水位预警,建立关键站点历史低水位关系模型,支撑预警决策。盐城分局依据模型分析,在阜宁腰闸(闸上)水位逼近生态预警线时及时发出预警。

服务水生态安全,泰州分局完成全市152个主要河流湖泊站点采样,淮安分局对辖区9条流域河道、5个省管湖泊及5个中型水库的30余个断面开展水生态监测。

29日9时30分起,我省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水文将持续关注台风路径及强度变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既保证抗旱调水,也严防旱涝急转,为确保我省旱涝无虞贡献水文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洪叶 

通讯员 丁姝璇 陆叶

标签:
责编:王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