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稳居“15万亿台阶”之上
2025-07-27 12:4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王建朋  
1

随着上海7月25日公布2025年经济“半年报”,长三角沪苏浙皖上半年“成绩单”悉数出炉——三省一市经济总量163916.95亿元,稳居“15万亿台阶”之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同比增长5.1%、5.7%、5.8%、5.6%。

翻看长三角上半场“经济报表”,在面对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一项项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怎样的韧性?

大项目拉动能力:强!

2025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共安排正式项目186项,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400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14项、建成项目21项。上半年,这些重大工程投资完成超半程、开工项目超半数、竣工数量超同期。

7月甫一开局,安徽省委、省政府即发出2025年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537个项目总投资3240.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69.1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3个,50亿元以上项目8个。在这批项目中,投向新兴产业项目271个、占比50.5%,年度计划投资304.1亿元、占比45.4%;投向高技术项目137个、占比25.5%,年度计划投资168亿元、占比25.1%。

项目“向新向高”、结构“向好向优”,是今年长三角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的显著特点。

更多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25年,江苏省重点推进的800个省级重大工业大项目98%以上是先进制造业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江苏800个省级重大工业项目超额完成半年目标,超序时进度12个百分点,项目建设呈现加速态势。而在这800个省级重大工业大项目中,围绕高端化改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项目341个,占项目总数的42.7%;围绕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的项目280个,占项目总数35%。

消费刺激能力:足!

赛事经济,无疑是长三角上半年“消费清单”中的最亮眼板块。

有“苏超”之称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现象级热度火爆出圈:相关话题频登热搜,浏览量以亿计。而一张张观赛门票,则化身“消费通行证”,直接带动文旅消费爆发式增长,并串起赛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统计数据解读中,江苏省统计局相关业务部门多次指明“苏超”的作用。

“5、6月份苏超比赛地所在的18个县(市、区)限上住宿业、餐饮业合计营业额增速比4月份分别加快1.2个、1.6个百分点。”江苏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处长许国分析指出,“‘苏超’效应初步显现。”

江苏省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姚华荣则表示,上半年,居民假日出游需求旺盛,同时“苏超”联赛持续火热,全省各地依托赛事引流,有力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协同激发文体旅市场新活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赛事经济的乘数效应,在于以一场赛事为支点,撬动数倍于赛事投入的经济增长。

在长三角,浙江同样铆足劲头,发力赛事经济——被称为“浙BA”的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是浙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群众篮球赛事,7月上旬正式开赛,分预选赛和城市争霸赛两个阶段,将持续至明年2月。

“用篮球撬动文体旅商消费”是浙江举办这场“全民篮球派对”的主要目的之一。7月初,浙江省商务厅、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拓展赛事消费场景,启动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发放赛事消费券,发展“赛事+文旅体验”“赛事+服务消费”等融合模式。

外贸连接能力:稳!

紧密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经济发展的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外贸作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在长三角一域又一次展现出“稳”的特质。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规模达到8.16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4%。其中,出口超5万亿,达5.22万亿元,增长9.9%,占同期全国出口总值的40.1%,出口增长贡献率达54.0%;进口2.94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进口总值的33.5%。

整体看,高附加值产品主导出口、贸易主体活力迸发——上半年,长三角出口机电产品3.1万亿元,占区域出口比重达59.5%。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7.8%,笔记本电脑、汽车等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全国整体;长三角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26.7万家,增加6.5%,占全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的42.5%。其中,民营企业数量22.9万家,增加7.7%,出口3.36万亿元,占长三角出口总值比重进一步提升至64.4%。

分开看,沪苏浙皖均展露出不俗实力——出口增速分别为11.1%、9.4%、9.1%和15.4%,均高于全国7.2%的水平。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上海外贸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韧性曲线。在月度走向上,1月上海进出口出现下跌,此后5个月每个月都保持增长;在季度比较中,二季度上海实现进出口1.14万亿元,规模达到历史同期之最,且同比增速7.2%,创下近8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顶住压力、逆风前行,苏浙皖上半年外贸频频“露脸”:江苏船舶出口增长27.6%,浙江电动汽车出口增长86.3%,安徽“新三样”出口增速超六成,成为全球产业链关键一环。

眼下,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国内政策持续发力,专家预测全年外贸有望稳中提质。但需注意的是,还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深化开放,以应对全球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文/图

标签:
责编:洪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