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胡琴悠扬、竹笛清越、鼓乐激昂,7月25日晚,苏州民族管弦乐团2024/25音乐季闭幕音乐会《逐梦江南》在乐团音乐厅奏响。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执棒,特邀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亚、著名二胡演奏家薛克与乐团青年演奏家联袂呈现,以多首世界首演的新创作品与经典名作共同编织了一幅深植传统沃土、焕发时代气象的江南音画,为精彩纷呈的乐季画上圆满句号。音乐会还通过乐团数字音乐厅进行了独家会员直播,以飨世界各地乐迷。

新作、经典同台
展现新时代中国管弦乐风采
音乐会在新加坡作曲家王辰威的中国管弦乐《逐梦》中开篇。彭家鹏手势挥洒间,昂扬奋进的旋律破空而出,双重动机交织出磅礴乐章,既似学子逐梦的铿锵脚步,又若时代浪潮的浩荡回响。
由刘长远作曲、戴亚演绎的《竹声》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最新委约创作作品,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戴亚圆润清亮的笛声与乐队默契无间,生动演绎出竹子的四个寓意和境界:梆笛灵动仿佛积极进取的生命欢歌;新笛婉转尽显正直不屈的挺拔风骨;强劲的节奏好似竹节拔节的顽强意志;乐曲尾声,戴亚以连续急速的清晰吐音与乐队竞奏,将竹子蓬勃不息的生命力跃然台上,令人心潮澎湃。
青年作曲家凌钰的中国管弦乐《吴风幻想曲》为上半场压轴,作品巧妙化用江苏民歌《茉莉花》素材,温婉旋律诉说了吴文化的源远流长。打击乐铿锵的节奏似金戈铁马,气势磅礴的乐队全奏再现了春秋时期盛世吴国的辉煌景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下半场以李从军、李博禅两位作曲家联袂创作的中国管弦乐《长江组曲》开启,乐曲汲取了丰富的民族器乐语汇和民歌主题音调,以恢弘旋律和丰厚织体为依托,一展浩荡长江奔涌千载的深厚底蕴、时代变迁与精神传承。
二胡声起,薛克执弓演绎刘文金的经典之作《豫北叙事曲》。这首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作品,开创了以西洋大型曲式结构创作中国二胡作品的先河。薛克与乐队的演奏动人至深,表现出浓郁的中原风情、深沉的故土情思和鲜明的时代烙印。
音乐会在王丹红创作的中国管弦乐《大江南》选段中落下帷幕。第二乐章《梅雨晴时》以明快的节奏生动描绘出江南水乡生机勃勃的劳动场景与人间烟火气,第四乐章《花开盛世》将苏州评弹的特征音调贯穿始终,以交响化的创作手法完美呈现,勾勒出新时代江南魅力四射、活力奔涌、影响力深远的壮丽图景。

线上、线下同步
2024/25音乐季备受称赞
在观众高涨的热情中,乐团返场演绎了《匈牙利舞曲第一号》。随着最后一轮掌声落下,音乐会圆满结束。这些充满力量与情感的演奏,仿佛点燃了一簇簇不灭的艺术之火。“一场音乐会,《竹声》《吴风幻想曲》《长江组曲》三首世界首演新作同台,既有深厚的文化根脉,又有先锋的艺术探索,这正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风格!”乐迷顾先生感慨。
“这一年的音乐季内容太丰富了,我跟着乐团在苏州、上海、南京看了好几场音乐会,场场精彩,”观众小秦激动不已,“我们都知道对于职业乐团来说,闭幕音乐会是音乐季的重头戏。今天听得非常过瘾,我特别喜欢《大江南》那扑面而来的画面感,令人沉醉!”
在线上,气氛也十分热烈。“周五来不及赶到苏州看现场,还好这场有直播,一到点我就准时点开了直播间!”乐迷姜宇激情留言。这样的观众不在少数,“大饱耳福”“太细腻了,感人至深!”大家纷纷在评论区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回首、展望并行
用民族音乐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伴随着《逐梦江南》的余音绕梁,苏州民族管弦乐团2024/25音乐季也正式落下华彩帷幕。“今晚的音乐会,是对一整个音乐季的句点,也是对接下来乐团艺术规划的一个冒号,”彭家鹏表示,“长期以来,乐团在创新演绎经典作品的同时,大力推动原创,每年持续打磨、推出新作,展现新时代民族管弦乐最新成果的作品,也展现乐团立足江南、面向世界,用民族音乐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坚定追求。”
回首过往,步履铿锵。 在这一乐季中,乐团持续聚焦创作与演出双轮驱动,为高质量发展再添亮点;拓展场团合一、数字平台、社会辅导、品牌建设等多元格局,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乐团《征程·光明》《和平之光》等原创作品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文旅部“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作品奖、江苏艺术基金等荣誉;入选“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紫金文化艺术节等国家、省级重要展演活动。
展望未来,新程将启。 8月,苏州民族管弦乐团2025/26音乐季将正式公布。新乐季将铺开横跨各省市的巡演版图、首演多部原创新作、打造内容多元的主题音乐会、提升系列精品力作、力邀重磅嘉宾倾情加盟……乐团将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深植江南沃土,勇攀艺术高峰,在持续打磨艺术精品、拓展民族管弦乐表现疆域的同时,积极践行文化惠民宗旨,让高雅艺术真正融入城市血脉、滋养大众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高利平 /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