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等6省经济半年报出炉,从“成绩单”看经济大省挑大梁
2025-07-23 20:4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徐睿翔  
1

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行至年中,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目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等6个省份上半年经济数据均已公布。“北京西路瞭望”梳理发现,6个省份中,有5个省份GDP同比增速超过了全国5.3%的水平。6省经济总量合计达29.43万亿元,约占全国44.6%。

稳中向好

“北京西路瞭望”梳理发现,6大省份上半年GDP均超过3万亿元。从GDP总量上看,广东、江苏稳居“6万亿俱乐部”,上半年GDP分别为68725.4亿元和66967.8亿元。山东上半年GDP迈上5万亿元台阶。

经济大省挑大梁,体量越大,实现增长越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今年上半年,江苏GDP同比增长5.7%、比全国高出0.4个百分点,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8391.1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36799.1亿元,增长5.9%。作为制造业大省,上半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国,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

广东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2%,《南方日报》报道称,与自身比,广东上半年经济增长好于一季度(4.1%)、去年同期(3.9%)、去年全年(3.5%),向好态势明显。

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速均跑赢全国。农业方面,夏粮总产量547.4亿斤,单产水平、总产增量居全国第一。

从GDP指标看,上半年浙江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从供给侧看,浙江三大产业均保持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四川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河南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83.80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上半年,河南第二、三产业表现亮眼,均同比增长6%。

稳中向“新”

当下,新质生产力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经济大省正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激发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在经济大省上半年“成绩单”中,含“新”量很高。

江苏新兴动能加快发展,需求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8%,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更成为增长“火车头”,同比增长11.8%,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是江苏制造的基本盘和传统优势领域,数据显示,江苏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5%,比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3%,汽车制造业增长11.1%。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4%、33.0%。尤其是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23.0%、58.2%。

据《大众日报》报道,上半年,山东制造业增长9.0%,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增加值增长13.0%,高于全部规上工业5.3个百分点,上拉全省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

上半年,浙江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在规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四川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智能电视、智能手表、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倍、1倍、63.1%;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6.5%、11.0%。

据《河南日报》报道,上半年,河南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7%、14.9%,增速较一季度还要快出0.1个、0.8个百分点。

稳中有进

梳理经济大省上半年经济答卷,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亮点频出——

消费方面,上半年,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0亿元,同比增长5.0%。“苏超”持续火爆,赛事效应超越了体育范畴,对经济文化社会都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直接带动外地游客增长14.4%、异地文旅消费增长14.7%,群众在参与和互动中获得足球带来的快乐,城市形象也得到充分展现。

上半年,江苏“以旧换新”相关商品(汽车类、家电类、3C数码类、家居类)限上零售额合计增长9.4%,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增势稳定。上半年,全省网上零售额6362.4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248.1亿元,增长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9%。

据《南方日报》报道,上半年广东消费活力迸发,尤其是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现,本轮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核销金额246.5亿元,拉动销售额1886.5亿元。消费也是当前广东经济增长的“压舱石”,预计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超70%。

《浙江日报》报道称,今年上半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下半年以及去年全年分别加快1.8和1.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6.0%,比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加快1.5和2.5个百分点,为去年以来季度最高增速。

上半年,山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2.1亿元,增长5.6%;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0.2亿元,同比增长5.6%,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0.8%;河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01.55亿元,同比增长7.2%,跑赢全国2.2个百分点。

外贸方面,在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经济大省千方百计稳定单拓市场。

上半年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增幅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9%。其中,出口1.88万亿元,增长9.4%;进口9339.3亿元,下降2.4%。

江苏上半年外贸中主要特点之一是加工贸易比重提升,上半年,江苏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62万亿元,增长4.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7.6%;外商企业增速快贡献高,增长5.8%,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2.7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6.9%;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1.25万亿元,增长2.5%,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1.2个百分点,占44.5%;国有企业进出口2413.5亿元,增长16.8%。

此外,“一带一路”交汇点贡献突出,成为江苏上半年外贸成绩单中的一大亮点。上半年,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9万亿元,增长9.5%,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4.5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至49.5%。

外贸顶压增长,广东企业推动对美订单快出尽出,全力拓展多元化市场,广东上半年外贸进出口4.5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增速快于全国1.1个百分点。

山东推出外贸稳量提质十大行动等系列政策,全省进出口增速保持平稳,上半年货物进出口实现1.73万亿元,增长6.8%。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6.0%;进口6764.1亿元,增长8.1%。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0.9个、1.2个、0.6个百分点,呈现逐季递增态势。

浙江上半年外贸中,民营企业发挥作用明显,上半年,浙江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1.9%,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6个百分点。成都海关统计显示,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四川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分别达2570.5亿元、262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5.3%。上半年,河南外贸进出口4125.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6.2%,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半年稳”基础上实现“全年好”,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挑大梁,值得期待!

整合 |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

素材 | 新华日报 南方日报 大众日报 浙江日报 四川日报 河南日报

图片 | 交汇点新闻 苏州发布 视觉中国

标签:
责编:方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