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 “苏超”复制版,越多越好
2025-07-22 20:2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陈祉樾  
1

  “苏超”的火爆,正引发全民体育赛事的热火朝天。

  不知不觉间,国内已有多个省市的绿茵场风云再起。各种足球赛事、篮球赛事纷纷登场,并且也努力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给人们带来同样的愉悦体验。

  譬如,7月12日,在江西南昌八一体育场就拉开了“赣超”的帷幕。

  根据当地媒体大张旗鼓的报道可以发现,“赣超”借鉴了“苏超”不少打法。如在赛前筹备阶段,“赣超”也持续为比赛造势,提前启动#赣超来了#话题,开赛前短视频预热播放量达800万次。“赣超”还复刻了用赛事带动文旅和消费的引流方法,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滕王阁、庐山、景德镇陶溪川等景点,同时在南昌八一体育场、赣州古城等地举办球迷节、夜间市集,营造出全民节日的氛围。为了让比赛的影响力最大化,“赣超”还借鉴了“主客场双循环+排位赛”的模式,将66场比赛拉长至五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赣超”在今年由“江西省足球超级联赛”更名为“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正式把城市作为比赛单位。难怪有网友调侃说,这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广西足球超级联赛“桂超”也卷土重来。如何像“苏超”那样扎根本土、将地域文化与足球文化巧妙融合,让足球更好地进入到百姓生活,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体验这项运动,也成为当地推进这项赛事的新课题。广西足协副主席李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苏超”的成功说明,深入挖掘城市精神、球迷文化、草根故事,才能引发情感共鸣和社会讨论,让赛事保持长期的热度。

  “桂超”如何借鉴“苏超”,实现火爆出圈,同样值得期待。正如当地一家主流媒体的评论所言,“从‘小众热爱’到‘全民狂欢’,‘桂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找准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在赛事宣传、竞技水平提升、足球文化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下功夫,‘桂超’一定能够实现‘破圈’,成为广西体育的一张亮丽名片,让足球运动在广西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苏超”的热度不仅覆盖了足球,甚至延伸到其他运动项目。最近,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也顺势而起。

  或许是看到“苏超”全民参与机制的良好效果,浙BA明确提出,年满18周岁的男性、身份证号码前四位为代表设区市属地的运动员才能参加,还特别声明参加过特定联赛的职业队员不得报名。比如来自宁波的“打虎队”由企业老板、员工等业余球员组成,鄞州区从200多人中选拔18人参赛。有不少网友评价,这与“苏超”全民参与、谁行谁上的办赛口号很相似。

  除了理念层面,浙BA同样在文旅融合上动了很多脑筋。例如临平发布、钱塘发布政务号下场“互怼”,产出了“杷”气登场、“莓”辙嘴硬等新梗;临平还在赛场外举办“夏日晚风”集市,售卖当地水果、玉米等农产品的摊位和奥莱快闪店一字排开,还大气发放100万元支付宝消费券,激发球迷消费活力;杭州上城区推出“西湖大咔秀”打卡送霸屏的活动,余杭区启动“生活嘉年华”,让游客充分体验当地的夜宴、夜购、夜市等活动,富阳小六石推出情侣灯光秀……一条看球、逛集市、游景点的闭环,把“苏超”的“周末游”巧妙嫁接到了长三角更广阔的土壤。

  更多像极了“苏超”的体育赛事风起云涌,是抄作业吗?显然不能这么说。因为,各地赛事都各有特色,也正在激发各地百姓投身体育健身运动和参与赛事活动的激情。但这股赛事热潮的如火如荼,至少再次验证了“苏超”的强大活力和生命力。而且,也再次揭示了这项赛事不仅对全民健身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而且在促进文旅消费、激发城市活力,进而在鼓足人们精气神等方面,都具有难以估量的推动力量。

  从这个角度看,“苏超”的复制版乃至升级版,确实是越多越好。(陈祉樾)

  图片 南昌发布 杭州发布

 

标签:
责编: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