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历史文化街区铸魂
2025-07-22 07:36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叶凌;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郭滢

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叶凌;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郭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时空切片”,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基因。在文旅深度融合深度发展的当下,江苏深入挖掘和精准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精心构建起“历史底蕴—文化认同—价值赋能”的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闭环。这一闭环,既紧密贴合当前社会需求,又着眼于未来长远布局,不仅为破解历史文化街区同质化发展困局提供了思路,也为新时代文化传承提供了创新范式。

近年来,在全国旅游市场持续火爆的大背景下,各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部分地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功利化倾向,过分强调商业效益,致使街区历史边界模糊、文化特色趋同,削弱了独特辨识度;另一方面,某些开发模式过度看重表层体验,只是关注所谓的“泼天流量”,导致文化体验日趋娱乐化,甚至庸俗化,削弱了街区应有的文化品位与精神价值。从文化建设的理论维度分析,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各地历史文化街区对历史文化脉络的系统性挖掘还需加强,对重大历史事件与地域文明特色的挖掘、呈现上的力度亟待加强;其二,各地历史文化街区在深层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培育工作上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正向引导上,亟待实现突破并飞跃,从而能够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其三,文化价值的深层转化与传导机制相对滞后,亟待创新体验方式,提升文化传播效果并助力文化价值在游客内心的生根发芽,以期未来可开花结果。这三个方面不仅关系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效性,也影响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与时俱进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几年来,国人越发青睐国内文化旅游,加之“China Travel”成为全球热点话题,所以,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文旅热点项目,如何激活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做到在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同时,更好地扩大中华文化的国内国际双重影响力,已是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在探索文化传承与价值赋能新路径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各地历史文化街区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文化内涵,创新性地构建起文化认同和民族精神凝聚的有效机制。这些创新以“历史有根、精神有魂、体验有感”为特色,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让游客真正“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成为江苏历史文化街区走出特色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

从文物保护到精神传承的历史意识重建。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各个环节的建设者们,深知历史文化街区既是物质文明的见证,更是精神文明的传承。以苏州平江路为例,潘祖荫故居,按1∶1比例复制,展示了潘家在抗战期间舍命守护下来的两只宝鼎,彰显出吴地望族“家国同构”的精神脉络。同时,街区还定期举办昆曲、评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古色古香的戏台上,一些经典剧目如《桃花扇》《长生殿》等的演出,不仅是表现中国历史、传承中国戏剧,还是对演员自身爱国情怀的培植。每一场演出,都让来自各地的游客们,不仅在优美的艺术形式中感受中华民族先辈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同时还获得了“爱我中华”的情感升华。

从历史展陈到现代转译的文化价值转化创新。主要表现在突破传统静态展示模式,江苏各地街区在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如扬州东关街,作为明清盐商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依托保存完好的盐商宅邸与运河码头肌理,精心打造“长乐盐商宴”沉浸式体验项目。活动以清代盐商大宅为实景舞台,精选“疏通漕运以利国脉”“开仓赈灾以济民生”“捐资助学以兴文脉”等历史典故,通过光影特效与实景演绎,重现盐商群体“贾而好儒、以商报国”的精神内核和“富而有责、富而有义”的家国担当。这种将建筑空间、非遗饮食、历史叙事融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盐商的爱国精神从史书中的寥寥记载,转化为可触摸、可共鸣的文化记忆。游客了解到这段历史的同时,更能体味到知史鉴今的价值意义。

从史实传递到价值内化的情感认同构建。江苏各历史文化街区注重激活历史记忆,积极构建深层情感共鸣的文化空间。南通濠河街区以大生纱厂发行的中国首张股票为原型,联合区块链技术团队推出限量版“股票认购”数字藏品。用户可通过AR扫描实体展品,观看股票发行背景动画,并虚拟体验清末股东认购流程,重现张謇“实业救国”的融资智慧。在“张謇精神研学馆”中,通过VR技术还原1899年大生纱厂的开机仪式:游客可“穿越”到纱锭飞旋的车间,亲眼目睹张謇与工人在蒸汽机旁调试设备的场景,并通过体感设备模拟操作纺织机械,真切感悟其“实业兴邦”的爱国情怀。

江苏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启示我们:当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精神主轴”,当历史底蕴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体验,青砖灰瓦间便会自然流淌出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我们要让每个历史文化街区,都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微课堂”、中华文化认同的“强磁场”、中国价值传播的“原基地”。由此让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助力实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宏伟目标。

标签:
责编:纪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