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举行高招录取现场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和部分考生家长参观了今年高招录取现场。高考录取结果是如何产生的?记者现场直击高招投档全过程。
每一位考生的录取都要经历6个环节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李拥军介绍,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高校招生录取全部采取网上录取方式,省教育考试院通过网上录取系统远程投递考生档案,院校通过网络远程接收考生档案,所有的录取工作都在网上进行。

每一位考生的录取都要经过计划、投档、阅档、联络、审核、录取6个环节——首先,招生院校通过网络远程核对招生计划,并确定调档比例。第二步,投档组根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把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投递给招生院校。第三步,招生院校审阅考生档案,并根据本校公布的招生章程,确定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这个环节是在各个招生院校内进行的。第四步,招生院校将拟录取和拟退档的考生名单提交到录取现场联络组,联络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和江苏省招生政策以及院校招生章程逐一审核把关。第五步,经过联络组审核通过的拟录取名单,提交到录取现场审核组进行审核确认,对录取结果再次把关,确认无误后打印录取名册。最终,录取名册经批准后盖章备案,形成院校的正式录取名单。录取名单一式两份,一份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留存,另一份交由高校,高校根据寄发名册发放录取通知书。
每一份档案都录取有理、退档有据
系统数据组工作人员陈悦介绍,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和考生信息安全,防篡改、防泄漏,录取系统通过严格审批流程、数据访问受控等,每一个考生从投档开始,所有的操作都有记录痕迹;同时,系统安全也有保障,主要是防堵塞、防瘫痪。

在录检联络组,记者看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节奏都紧张有序。录检联络组工作人员陈晶介绍,录检联络组有35名联络员,负责今年在江苏招生的1600多所高校的联络和录检工作。投档前,联络员需要联系自己负责的每一所院校,向院校介绍我省的投档录取规则,了解院校的招生需求,学习院校的招生规则,同时争取高校在江苏投放更多的招生计划。投档后,联络员的主要工作是录取检查。院校在下载学生电子档案后,会根据公布的录取规则来安排专业。联络员需要检查每一位考生的录取是否正确。对于退档的考生,要看退档理由是否有理有据。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安排不合理或者退档理由不正确、不充分的,那么都会要求院校进行重新安排。
最终录取名册还将逐一审核
在录取审核组,记者看到,桌上整齐摆放着提前批次的录取名册,这些录取名册将成为各招生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依据。录取审核组工作人员张斓表示,审核组会逐一审核招生计划,审核录取分数线,确保院校所有录取的考生都在投档线上。此外还会审核招生政策,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考生是否符合录取政策。

南京市田家炳中学学生李思妤作为学生代表,在录检联络组现场查到了自己的录取情况。她表示,现场的实地体验,自己充分感受到了高考录取的公平公正公开。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张洁洁表示,“感受到所有工作人员非常细心,严谨对待每一位考生,非常安心、放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子杰
摄影 杨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