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直播间”开通“提振消费”政策解读专场,全力踢好消费“加时赛”
2025-07-17 19:58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陈明慧  
1

7月17日,由省委组织部、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委两新工委共同打造的省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直播间”开通《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解读专场,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体育局等部门单位相关党支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解读政策、答疑解惑。

今年1—6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0亿元,同比增长5.0%,全省社零总量占全国总规模的9.8%,社零规模和净增额均为全国第一,全省消费市场呈现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62条具体措施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直播中,省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处党支部委员、副处长左剑锋说,本次措施更加注重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扩消费和惠民生、增收入相结合,是本次措施的一大亮点。“让政策红利实实在在落到老百姓心坎上、腰包里。”左剑锋详细举例说,比如,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省定基础标准提高至人均730元,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弹性错峰休假等。

政策礼包激发出汽车、家装家居等大宗消费潜力。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党支部委员、副处长张劲松在直播中透露“成绩单”:1—6月,超2598万人次享受(申请)到了补贴优惠,累计使用(申请)补贴资金173.77亿元,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超1428.05亿元。“以家电为例,目前已扩围参与活动品类至58类,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张劲松说,已经开通京东、淘宝等10个家电购新补贴资格申领渠道,全面打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让消费者充分享受便捷高效的换新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一批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等政策措施正在推进。“以城市足球联赛等重大赛事为契机,打造集观赛、美食、互动娱乐于一体的苏超第二现场,充分挖掘商文旅体融合的消费潜力。”张劲松说,围绕消费新场景,省商务厅创新打造“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5月10日—7月7日,我省线下监测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业收入379.6亿元,其中,出行、餐饮场景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到28.8%、19.7%。

“苏超”开赛以来,球迷和游客追随赛事足迹,跨区域流动、跨领域消费,形成“体育赛事引流、文旅消费释放”新模式。“这场全民参与、文旅出圈的赛事,踢出了一记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好球。”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党支部委员、副处长任志强说,江苏各地稳稳接住苏超“传球”,推出“票根+”优惠措施,通过历史底蕴的现代演绎、饮食文化的欢乐对垒、物产符号的创意碰撞、海洋文化的兄弟叙事,不断激发“能玩、能逛、能体验”的文旅消费活力。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省纳入监测的103项重点赛事,参与人数91.7万、带动客流337.5万人次,拉动消费20.7亿元。“正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拟出台一揽子聚人气、促消费政策举措,进一步支持赛事经济发展,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省体育局产业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吴翔在直播中透露,省体育局以免申即享方式对冠以“跟着赛事去旅行”、举办有较大影响力赛事的社会机构给予奖补,预计奖补资金总规模将超2000万元。下一步还将加强省级文体商旅部门联动,指导各市推出丰富多样的“赛事+文旅”“赛事+商务”等特色活动和优惠措施,更大力度发挥“苏超”等赛事撬动作用,充分激发消费潜力活力。

眼下,赛季叠加暑期,文旅消费有何新举措?任志强在直播中回应,聚焦球迷和游客关切,省文旅厅积极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学”全链条消费场景,持续优化文旅产品服务供给,全力踢好消费“加时赛”。围绕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文旅厅联合战略合作金融机构推出“苏旅贷”专项金融产品,“今年,我们安排5000万元资金,以1个百分点保费补贴或贷款贴息方式,联合金融机构为全省文旅产业项目和文旅企业提供不低于50亿元的融资贷款,加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任志强说。

吴翔补充说,充分发挥“水韵江苏”生态资源优势,我省还将因地制宜发展帆船、赛艇、皮划艇、龙舟、桨板等特色水上项目,打造以水上运动为主题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等载体。同时,大力发展低空文体旅产业、冰雪运动产业和消费场景,促进路跑、骑行、马术、汽摩、攀岩、露营等时尚项目发展,推动户外运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新期待新需求。

为解除消费者后顾之忧,省市场监管局在完善消费纠纷化解体系、提高消费纠纷解决效能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推动平台型、总部型、连锁型等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强化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探索‘一键和解’等新模式。”省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党支部委员、副处长、二级调研员田丰在直播中呼吁,鼓励更多实体店参与承诺无理由退换货行动,共同探索统一便捷的异地异店退换货服务。同时,建议加大支持引入第三方力量开展委托调解,发挥社区志愿者、律师、市场开办方、电商平台等作用,壮大消费维权队伍,努力构建放心消费承诺、消费投诉公示、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纠纷在线解决、线下无理由退货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更多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明慧

标签:
责编:方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