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将于7月17日晚在苏州开幕,一场跨越海峡、激扬青春的文化盛宴即将再度上演。
谈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苏州是无法绕开的起点。自活动诞生伊始,苏州便肩负起示范引领的重任,连续高质量举办开幕式等主场活动及多领域分场活动,不断铸牢“两岸一家亲”的情感纽带与文化桥梁。

为什么是苏州?答案深植于这片土地的禀赋之中:
——对台联系紧密。作为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城市之一,苏州累计吸引台资企业超1.4万家,投资总额达1342.3亿美元,逾15万台胞在此安居乐业,4000多对两岸婚姻家庭在这里共建温馨家园。
——文化底蕴深厚。身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其“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古典意蕴与昆曲、评弹、苏绣等非遗瑰宝交相辉映,为文化交流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舞台。
——青春活力澎湃。苏州青年人口规模超400万人,被列入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正着力构建高标准青年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与“友好度”。
天时、地利、人和在此汇聚,催生了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的破土萌芽。
时间拨回到2020年,中央对台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两岸青年交流,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实习、创业、就业创造更好条件。苏州闻令而动,立足自身优势,以青年为主体、文化为纽带,精心擘画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交流品牌——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应运而生。
2021年,以“赓续一脉 汇融两岸”为主题,苏州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采取“主分结合、上下联动、多点多场”的形式,组织开展了文化沙龙、文艺盛宴、文旅体验、文创设计等开幕专题活动,以及文化交流、非遗传承、互动体验、文化创意等四大类17项分场活动,吸引近3000名两岸青年深度参与。
苏州发起的首届活动突出文化主题、聚焦青年群体、讲好两岸故事,受到两岸青年欢迎,在全省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初显品牌效应。到了第二届,活动开始走出苏州、辐射全省。除苏州本地22项活动外,南京、泰州等地同步开展8项主题活动,近4000名青年共襄盛举,标志着文化月正式升级为省级品牌。
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的升级之路并未就此止步。从2023年第三届起,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更是“升格”为国家级品牌活动,规模、层次、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实现“一年站起、二年站稳、三年站高”。
更高的规格,意味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以“传统文化的新表达”为主线,第三届活动内涵与形式持续创新:发布主题曲《青春的海》、更新标识、聘任首批苏台青年文化交流使者,并创新举办台湾青年专场招聘会,千余岗位助力台青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
2024年,第四届活动在规模与质量上再创新高:20项开幕活动密集呈现,15项主题系列活动、15个各具特色的精品行读活动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本届活动首次举办的两岸青年团体菁英会和江苏省支持台湾青年学习实习就业创业推介会,为两岸青年深化交往、共赴未来搭建了新桥梁。

一路走来,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地方到国家平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路走来,苏州以其独特的经济活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青春气息,持续赋能文化月成长壮大,为两岸青年留下共同的美好回忆。
回眸这五年,我们真切感受到——
文化月架起了一座亲情之桥,让更多两岸青年在共同组织、参与活动中走近走亲,不断加深了解,厚植同胞情谊;
文化月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通过打造属于两岸青年的节日,带动两岸各领域文化打破隔阂、交流互鉴;
文化月架起了一座希望之桥,为广大台青在大陆展现青春风采、激扬青春梦想提供了更多机遇、更大舞台。
今晚,又将有1500余名岛内台胞齐聚苏州,共同见证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的璀璨启幕,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约定青春与未来的盛会。
相信今夜的姑苏城,苍穹定格外澄澈,明月定分外圆满。恰如文化月主题曲《青春的海》所咏唱:“同心的圆,同行的节拍,同一片天空,那一轮明月,照亮我们青春的海。”
我们期待,也坚信,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将在新的起点上越办越好,继续为两岸青年同心筑梦、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注入澎湃动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