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超”新一轮角逐开启,7月20日,无锡队将在江阴体育中心主场迎战淮安队。
无锡与淮安,一座是“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被山水与人文浸润千年;一座是“运河之都”“漕运要津”,两千年来因水运兴盛而文脉绵长。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两座城市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留下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两座城市都得到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青睐,他曾多次到访两地,留下一个个生动的“双城印象”。
比赛尚未打响,就让我们先在东坡先生的文字中相遇,品一品无锡与淮安,这两座“苏轼严选”之城的风雅韵味。

苏轼对无锡有着不寻常的亲密感情,历史上东坡先生好乐游、喜交友,曾数次到访无锡,留下许多的故事、墨宝。
他曾登上惠山绝顶,俯瞰水天一色的太湖,品尝二泉水,聆听山中松涛,并兴致勃勃地写下了《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不觉更流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路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

后苏东坡与词人秦少游、诗僧参廖结伴同行,在微微疏雨中又一次畅游了惠山,写下《游惠山》,忆五年来往事如烟,始终对二泉满怀眷恋: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
还将尘土足,一登漪澜堂。
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鹄翔。
炯然肺腑间,已作冰雪光。
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
还从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二泉水、惠山景令苏轼流连,宜兴更是他心驰神往的“第二故乡”。东坡先生在此留下的足迹和故事历经千年,依旧熠熠生辉。
1073年,风华正茂的苏东坡受阳羡好友的邀请来到这里,便与阳羡这片土地一见如故,后他多次来访,买田置地,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等许多诗词。

熙宁六年年底,苏东坡到宜兴出差,作诗《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表达对江南秀丽风光的赞美,并流露出在这里安居乐业的强烈意愿: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着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到宜兴后,苏东坡被这里的灵秀山水、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买田置宅,期望在此颐养天年,一首《菩萨蛮》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有书仍懒著,目漫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东坡书院、东坡海棠园、单家巷、蛟桥题名处、东坡买田处……苏东坡在宜兴留下诸多印迹,还留下了著名的《楚颂帖》《阳羡帖》,以及许多民间传说。


苏轼还对宜兴紫砂壶十分欣赏,亲自动手制作了一把“三足提梁”的大紫砂壶,刻写了“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题词,后人将这种壶式称之为“东坡壶”。

不只是宜兴,苏轼在江阴也留下不少诗篇和遗迹,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七言诗《芙蓉城》让江阴得了“芙蓉城”的美名: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新桥的“苏墅桥”因传岸边出土“东坡田舍”碑而得名,是东坡在江阴的足迹纪念地;新桥的“马嘶桥”,相传苏轼在江南查灾放粮,坐骑止足蔡港独木桥,他猛抽一鞭,该马长嘶一声跃河而过,故而得名。就连江阴人“拼死吃河豚”这句话,也是从苏轼在江阴吃了河豚后大呼“也值一死”演变而来,为一代文豪苏东坡与江阴、与无锡的深厚情意平添几分趣味。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苏东坡一生经隋唐大运河十几次往来淮安,为淮安独特的文化风情所感染,创作出大量的诗词歌赋,其中不乏“人间有味是清欢”等被无数人追捧为经典的名句。

北宋元丰七年,苏轼邀请好友游览泗州美景,在盱眙南山品尝时令野蔬,与朋友品茗斗茶,悟出人生哲理,留下名篇《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在泗州驻足游玩长达一个月,登淮山楼(都梁阁)、游南山(盱眙第一山)、过长桥(淮水上的浮桥)……饮酒赋诗好不乐哉!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他在都梁阁登阁而眺,写下《如梦令·题淮山楼》。
“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中的长桥,正是北宋时期,古泗州城南门外横跨淮河、连接泗州和盱眙的浮桥,如今长桥已不复存在,一座连接盱眙淮河两岸的现代化的跨河大桥——淮河大桥一桥飞架,长虹卧波。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他在洪泽湖接连写下《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舟中夜起》等诗篇,记述途中突遇大风被迫返航的经历,展现出旅途受阻的无奈与豁达。

不只如此,苏轼眼中的淮安,还是“自古涟漪佳绝地”,更是一座酒好人醉的城。一首《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描绘出一个富庶美丽、令人神往、大可媲美桃花源的所在,也将运河三千里“醉美”淮安展现得淋漓尽致。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倦客尘埃何处洗。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苏轼的旷世才情,给无锡和淮安带来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时空作序、拼搏启章,静待绿茵场上,
无锡VS淮安,再续双城传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魏琳
部分素材及图片来源 无锡发布、IP无锡、淮安宣传、运河之都百里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