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7月15日至18日,为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取得实效,由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专题培训班在南京举办。开班仪式上,江苏作典型经验介绍。

江苏省文旅厅副厅长钱宁介绍,省文旅厅坚持把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活态载体”、激发文旅消费的“绿色引擎”、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推动乡村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在顶层设计方面,江苏省文旅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等5家单位出台专项政策文件,提出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支持纳入省级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库,并加大对相关重点设施、项目的用地支持,从政策层面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创新实施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计划,组织4批共109名文化产业企业家、相关院校师生等与村庄“结对送智”。
省文旅厅联合省农商行推出用于支持乡旅产业发展的“乡旅E贷”专项金融产品及专属服务平台,已为5300多个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提供超200亿元贷款,有效提升融资获得感、便利度,让资金活水源源不断流向乡村文旅产业。
“十四五”以来,省文旅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江宁紫清湖旅游区、溧阳天目湖方所文化村等文旅产业项目48个,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泰兴祁巷村、金坛“一号农场”等乡村文旅产业项目303个,累计授信34.66亿元。

在拓展消费空间方面,江苏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底蕴,推进文化创作供给和传承发展,持续扩大文旅消费增量。
加强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态传承,统筹文旅惠民与消费促进。加大“双千计划”对农村地区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扶持,遴选公布马庄香包、桃花坞木版年画、洞庭山碧螺春等省级非遗工坊和传统工艺振兴名录。将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的“送戏下乡”扶持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市、区)和乡镇,开展以进乡村为代表的优质非遗资源“六进”活动。全省涌现出“乡村山谷歌会”“乡村艺术季”“森林音乐节”等一批有人气的乡村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延伸产业链条方面,开展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建设,培育启东启唐城沉浸乐园、盐城建湖九龙口淮剧小镇等一批乡村文旅融合典型。
截至目前,江苏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60个,南京江宁黄龙岘茶文化村、南通海门颐生村等5个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宿迁市宿城区打造的牛角村朱海休闲运动小镇成为体旅融合标杆项目,江宁壹亩方塘、淮安云沧海民宿等上榜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南通海门区、宿迁宿城区、泰州兴化市、南京江宁区等4家单位入选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据悉,下一步,江苏将在优质产品供给、消费服务扩大、产业空间拓展、经营主体培优等方面精准发力,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努力为推动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建设多作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