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赛场闪耀“英雄星光” 见义勇为观赛团传递城市温度
2025-07-06 11:3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张红  
1

75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灯火璀璨。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迎来一场焦点对决——南京队主场迎战苏州队。然而,当晚绿茵场上的激烈角逐之外,一股超越胜负的暖流在赛场内外悄然涌动。一支由南京、苏州两地共10名见义勇为人员组成的观赛团,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们身披光荣绶带,以平凡之躯铸就的不凡精神,为这场体育盛会注入了震撼人心的城市精神力量,让“博爱之城”与“人间天堂”的文明之光在此刻交相辉映。

英雄登场,掌声致敬凡人壮举

当赛事主持人洪亮的声音在全场响起,郑重向近万名球迷介绍这支意义非凡的观赛团时,聚光灯瞬间聚焦于主席台。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代表陈竹、袁明、张猛、郑海涛、吕明,与来自苏州的焦元师、刘强、汪秀雷、谢俊、王其刚并肩而立,英姿飒爽。大屏幕上,英雄们惊心动魄的瞬间被再次重现:烈焰浓烟中,陈竹、李有武无畏逆行,从扭曲变形的车辆中抢回被困司机的生命;冰冷刺骨的江水里,轮机长袁明纵身跃入,奋力托举起下沉的落水女孩……

“哗——!”无需动员,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喝彩瞬间席卷整个体育场。看台上,一位南京本地球迷则眼眶微红:“看到他们,就觉得我们生活的城市特别有安全感,特别温暖。如果以后有这个机会,我一定也会这么做!”

被这份炽热真情包围的袁明,声音难掩激动:“我原来就是一个普通人,能够被邀请到‘苏超’现场为体育健儿呐喊助威,真的非常激动、感动。不停地有人给我竖大拇指,这感觉比拿奖还温暖,这将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回忆起那次生死营救,他坦言当时没想太多,“看到有人在水里挣扎下沉,本能就跳下去了。能救回一条命,比什么都值!”这份无畏担当,让他荣膺2025年第二季度“江苏省见义勇为勇士”,而此刻全场的敬意,是对他义举最温暖的回应。

这份荣光与感动,同样激荡着苏州英雄焦元师的心。“非常感谢南京的邀请,非常热情、周到,”这位曾以一把大勺勇斗持刀歹徒、守护陌生女子安全的“大勺哥”真诚地说道,“今天的比赛踢得很带劲!结束后我还真想去南京的街头转一转,感受下六朝古都的魅力。”谈及20249月姑苏区街头那惊魂一刻,他摆摆手,“当时就想着不能让他继续伤人,抄起手边的大勺就上了。其实事后想想也后怕,但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冲上去。保护弱小,是本能也是责任!”

义举无界,点滴皆是英雄本色

英雄的光芒,不仅闪耀于聚光灯下的亮相,更无声浸润在赛场的每个角落。场外,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见义勇为志愿者格外忙碌,志愿者领队朱如峰正耐心地为几位苏州球迷指路:“观赛入口往这边走,注意脚下台阶。”他一边指路一边说道:“能服务这些远道而来的球迷,感觉特别有意义。见义勇为精神不仅体现在危急时刻,也体现在日常的点滴奉献中。”

赛事终场哨响,激动的人群开始退场。观赛团的英雄们并未急于离开,他们不约而同地俯下身,细致地清理着遗落在座椅周边的纸杯、包装袋等垃圾。“举手之劳,球场干净了,大家心情也舒畅,”来自苏州的见义勇为人员谢俊一边收拾物品一边表示。这无声的行动,生动印证着:见义勇为,不仅是生死瞬间的本能反应,更是融入骨血的日常善念与责任担当。

制度护航,让勇者永浴荣光

近年来,南京有近千名像他们一样的平凡人,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让“博爱之城”有了千万种动人的模样。为了守护这份人间大爱,让英雄们流血不流泪,早在2018年,南京市就出台了《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为英雄们的权益提供了全方位的法治保障。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对英雄的尊崇绝不能仅停留在表彰那一刻,基金会积极联动政府多个部门、众多社会组织以及爱心企业,织就了一张常态化的立体关爱网络。”这份关爱细致入微:凭“见义勇为证”可免费游览公办公园、乘坐公交地铁,提升生活便利;提供免费公益体检,守护英雄健康;对困难家庭实施精准帮扶,“一户一策”制定方案,定时上门慰问,并主动协助申请医疗、教育、住房等各项补助,切实消除后顾之忧。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鼓励更广泛的凡人善举,南京去年专门出台《见义勇为基金会专项奖励办法》,将嘉奖的覆盖面延伸至日常生活中的义行善举,让每一份微小善意都能获得回响。基金会工作人员话语坚定:“一时抉择,一生光荣!我们要让见义勇为人员时时刻刻、方方面面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爱。唯有关爱到位,保障有力,才能形成正向循环,激励更多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足球健儿在绿茵场为胜利拼搏,这份执着与英雄们在危急关头舍生忘死、在平凡日常坚守善念的精神一样难能可贵。今夜,“苏超”赛场因“见义勇为”观赛团的到来而光芒倍增。正如一名专程从苏州赶来的球迷感慨:“今晚看到的不仅是精彩的球赛,更看到了两座城市的温度与担当。英雄就在身边,善意值得传递。”

通讯员 宁义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红

标签:
责编:应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