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展|“杜丽娘”带着她的新书来了!一曲《皂罗袍》惊艳全场
2025-07-05 20:1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周晓雨  
1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7月5日,在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一生爱好是天然:我演青春版《牡丹亭》杜丽娘”主题活动上,苏州大学教授、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同时也是青春版《牡丹亭》杜丽娘一角的扮演者沈丰英现场演唱了《牡丹亭·惊梦》一折中的经典唱段《皂罗袍》,引得满堂喝彩。这次,她的新书——由苏州大学出版、白先勇作序的《一生爱好是天然——昆曲旦角艺术》也正式与读者见面。

青春版《牡丹亭》在舞台上已经走过了二十载春秋,作为扮演者同时也是见证者的沈丰英,将自己二十年来艺术生涯的心得与诠释人物时的情感流露都写进了这本书里。“整本书的创作历时半年,时间虽然很紧张,但整个创作过程带给了我很多印象深刻的瞬间,同时也帮助我用文字重新回顾了一遍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沈丰英介绍道。

杜丽娘作为中国古代戏曲中最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与柳梦梅的凄美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世人,《牡丹亭》更是被当代网友戏称为“东方BE美学天花板”。在《一生爱好是天然》一书中,沈丰英回忆了自己初学青春版《牡丹亭》时所经历的四个月“魔鬼营式训练”,以及如何从眼神、念白中一步步揣摩与领悟杜丽娘的性格内蕴。“杜丽娘敢于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她是一个理想人格,所以需要我在舞台上投入更大的情感能量去诠释好这个角色,从而将这份至情至美传递给受众。”沈丰英介绍道。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一经首演便取得了热烈反响,尤其是“俘获”了一批年轻戏迷的心,同时也为昆曲创新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剧院,在沈丰英看来,昆曲不仅需要坚守经典,同时也可以在舞美、灯光与服装等方面不断贴近现代审美,在守正中创新,才能帮助昆曲让更多年轻人“看得懂,爱得上”。

如果说这本新书是沈丰英对自己前二十年演艺生涯的一篇“小结”,那么“传承”二字则是她对未来的注解。“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舞台上的演出,令我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师从张继青老师学习昆曲的时候。”沈丰英深切体会到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也很欣慰地看到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都很强,她希望有朝一日大家都能随口哼唱上一两句昆曲,让传统艺术的根脉在现代的文化土壤中能够扎得更深、更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晓雨/文 陈凌天/视频

标签:
责编:夏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