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出圈记·符号解码㉝︱“谐音旋风”:汉字智慧让“苏超”“声”入人心
2025-07-04 16:28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最近,南京地铁里一张写着 “苏州=输州” 的海报火了。这张为“苏超”第 6 轮南京队主场迎战苏州队预热的海报,成了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两队积攒已久的火热战意。为啥一张海报能引来这么多人关注?这就得说说苏超赛事的过人之处了。除了紧张的比赛和大家参与的热情,“苏超”里那些巧妙的谐音梗,在网上刮起了一阵 “谐音旋风”,成了赛事走红的关键。这些谐音梗不光逗乐了大家,还大大提高了“苏超”的关注度,成了赛事独有的文化标志。

谐音文化,源于汉字“同音多字”的独特特点,历史特别悠久。早在古代,谐音就被广泛用在诗词、对联、谜语里。《诗经・周南・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用 “荇”暗指求“偶”的心思,用谐音起兴,情意婉转又深远。六朝乐府《子夜歌》里“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丝”和“思”读音相同,道出了浓浓的相思之苦(郭茂倩《乐府诗集》)。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和“情”谐音,巧妙地表达出少女那种含蓄又微妙的情感,让诗句韵味十足。在对联中,谐音也常用来增加趣味和文化内涵,比如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表面说的是荷花、莲藕、杏子、梅花,实际上“荷”谐“何”、“藕”谐“偶”、“杏”谐“幸”、“梅”谐“媒”,藏着巧妙的情感和逻辑关系。

在“苏超”赛事中,谐音梗的运用可谓五花八门。文章开头提到的南京球迷海报 “苏州=输州”,用“苏”和“输” 的谐音,调侃苏州队很难战胜南京队;苏州球迷也不甘示弱,用“一只鸭而已”回怼,这里的“鸭”指的是南京特产盐水鸭,既幽默又不失风度,巧妙地化解了尴尬。

其他地区的球迷也玩得很热闹。南通球迷喊出“苏F是 football 的F”“苏 F是First!”,把南通车牌代码“苏F”和“football”“First”谐音,既表达了对足球的热爱,又展现了争夺第一的决心。盐城队3:0赢了比赛后,球迷们想出“盐城,你这里真是一马平川,一座山都没有”“是没有,但现在有了,山比零”的说法,结合盐城地势平坦的特点和比赛比分,特别有趣。

“苏超”里“有龙则零”这个谐音梗也特别火。它改编自唐代刘禹锡《陋室铭》里的“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网友把 “灵”改成了“零”。一方面,呼应了常州“龙城”的别称;另一方面,直指常州足球队在苏超前五轮五连败且没进一个球的尴尬情况。6月21日苏超第五轮常州队主场对阵南京队前,常州赛区从中华恐龙园调来了20多只仿真恐龙放在赛场,网友结合常州队之前“零进球”的情况,打趣说这是“有龙则零”。

“有龙则零” 是传统文化和现代体育、网络幽默和城市营销结合的典型,既体现了网友的创造力,也展现了城市用 “自黑”走红的能力。之后的比赛里,其他城市也借这个梗为球队加油,比如无锡搬来灵山大佛,说“有佛则赢”,让这个梗的影响更大了。

“盐水鸭大战水蜜桃:无锡水蜜桃加盐、南京盐水鸭加糖” 这个梗,把南京的盐水鸭和无锡的水蜜桃这两种特产拿出来,用“大战”“加盐”“加糖”这样的说法,既关联了两地特色,又带着比赛的对抗感,趣味十足。“苏 A(南京车牌)VS 苏 E(苏州车牌),字母表都会背吧”,利用车牌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暗示两队的实力高低,简单直接又好笑。

谐音梗还为“苏超”带来了商业价值。阿里系旗下的各大品牌就抓住了这个热点,纷纷参与进来,在支持苏超的同时,也收获了巨大的流量。淘宝闪购赞助常州队,口号是 “助常州 I 臂之力”,谐音“一臂之力”,“I”代表互联网,既贴合自身业务,又为球队加油。支付宝赞助徐州队,喊出“选C准没错”,徐州车牌是“苏 C”,谐音 “C 位”,寓意徐州队能有出色表现。花呗赞助无锡队,“无锡”谐音“无息”,和花呗的免息服务相契合,宣传效果特别好。

这些谐音梗对苏超走红起到了很大作用。从传播效果来看,谐音梗幽默又新奇,很快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原本只是一场地方性的足球赛事,因为这些有趣的谐音梗,打破了地域限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让更多人知道并关注苏超联赛。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谐音梗让“苏超”不只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成了展示和交流地域文化的平台。江苏 13 市的文化特色、地域特点,通过谐音梗巧妙地融入赛事,让观众在看比赛的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了江苏各地的文化,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苏超”联赛中的谐音旋风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扎根于汉字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现代体育赛事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传播效果,让“苏超”在众多体育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地域文化和体育赛事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例子。相信随着“苏超”的继续进行,还会有更多有趣的谐音梗出现,让赛事的传播越来越好。

交汇点记者 袁建阳

标签:
责编:肖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