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7月1日,“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江苏巡展在南京图书馆开幕。巡展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江苏省委党史工办、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办、中央文献出版社承办,南京图书馆协办。展陈展品近400件,其中包括首次公开的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等珍贵文献。

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分为“真理力量 薪火相传”“手稿藏书 经久弥珍”“经典巨著 思想丰碑”“‘两个结合’最大法宝”四个部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物藏品,生动展现马克思主义文献经典的创作过程和传播历史,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
其中,第一部分“真理力量 薪火相传”,以文字、珍贵历史照片等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多方收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书籍,其中包括,1920年陈望道同志翻译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毛泽东同志批注过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1936年,毛泽东同志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回忆,“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分别是《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本次展览中展出了毛泽东同志亲手批注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非常特殊和珍贵。

第二部分“手稿藏书 经久弥珍”,展出了15份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始手稿,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纂工作的文献源头,具有极为珍贵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
此次展出了马克思致《资本论》法文版发行人的7封书信。据介绍,《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一版出版后不久,马克思就着手翻译出版该书法文版,以便更好地指导法国工人运动,这些手稿对于理解《资本论》法文版及其出版背景,深入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创作史和传播史具有重要价值。

此次展出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的第17和18页尤其珍贵。这部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此外,还展出了《伦敦笔记》(第二本笔记的前两页),马克思致《自由新闻》编辑兼发行人科勒特的3封书信,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撰写的18篇有关中国问题的报刊文章等。

第三部分“经典巨著 思想丰碑”,展示了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17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被译成世界各种主要文字,它的思想影响遍及全球。1848年出版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本有马克思签名的《共产党宣言》。


此次还展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共产党宣言》撰写的七篇序言,中共中央编译局先后编译的两版《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等。
第四部分“‘两个结合’ 最大法宝”,展示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成果,包括《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年谱》,《邓小平文选》(三卷),《江泽民文选》(三卷),《胡锦涛文选》(三卷),《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
“一份份马克思恩格斯的珍稀手稿,一篇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文献,无不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季卫兵表示,本次巡展对青年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权威、立体、生动的第一手教材。这次学院也选派优秀学生担任志愿讲解员,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讲解服务中深学细悟笃行,更好地淬炼思想,在传播、阐释、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中展现青春担当。

展览以“两个结合”为鲜明主题,以马克思主义文献为主要载体,深刻揭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个结合”重大命题的思想脉络和实践历程。巡展承办方表示,希望以举办此次展览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滋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实际行动践行理想信念。
据悉,展览即日起至9月7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丽 陈子心(实习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