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0日,在这个寓意“我爱你”的特殊日子里,不少新人选择领证登记,共同迈进婚姻殿堂,迎接幸福生活。省民政厅数据显示,截至当天17点,全省共有12525对新人登记结婚。自5月10日实施全国通办以来,我省共办理跨省婚姻登记4397对。

上午9点,位于玄武湖的南京市玄武区婚姻登记处门前已排起长队。尽管骄阳晒人,温度几近30℃,但等待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们却丝毫不受影响,他们有的手捧鲜花、有的头戴白纱,在晨光中等待开启人生新篇章。
作为南京市首个进景区的婚姻登记处,自5月9日正式“开门营业”后,便成为幸福感拉满的网红打卡点,不少新人慕名前来登记领证。登记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不少新人一大早就来了。“为了‘备战’今天跟明天两个好日子,早上7点半我们工作人员就全部到岗,放好小马扎,调好各类设备,迎接新人到来。”

在登记处门口“囍”字合影墙内,一对刚刚领到结婚证的新人幸福地相拥在一起,男孩激动地吻了女孩一下,甜蜜的爱意四溢开来,让人十分羡慕。“我和她是在高铁上认识的。”回忆起两人的恋爱史,男孩董天伦一脸幸福笑容下还有点小小得意。“当时我们座位连在一起,都是年轻人,聊着投机就互相加了微信。后来知道,原来那天我从南京出发回泰州的学校,女友从南京的学校回南通的家,刚好就坐在了一起,想想缘分真是妙不可言啊。”
山水为证,爱情更甜。小董告诉记者,刚刚在5月2日度过28岁生日的他,特意选择“520”和玄武湖作为与女友爱情的见证,“5月2日是我的生日,加个‘0’刚好代表有了她,所以就选择了‘520’这个日子,而玄武区婚姻登记处又位于心形环洲的心尖尖儿上,就感觉非常有纪念意义。”

在登记处门口,正在排队的一对新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身穿洁白婚纱的姑娘与一身帅气西装的小伙子在人群有说有笑,男孩不时轻抚女孩的双手,幸福感爆棚。“我和老婆是同一家单位的,她比我小4岁。刚认识那会正好是我去接的新人培训,后来发现我俩不仅是同一所学校毕业,还是同一个专业,甚至上学时还住过同一栋宿舍楼。”景宗兴告诉记者,当时他正上大四,而女友刚刚大一,所以在学校时并没有什么交集,没想到工作后,原本两条平行线又交织在了一起。
“是我追的他!”说起爱情的开始,尹润脸上泛起阵阵红晕。“刚到单位遇见他时并没有太多想法,后来在慢慢相处磨合中,逐渐感受到他的好,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引导,一来二去关系就逐渐升温了。”小两口透露,俩人的结合单位与领导都很支持。“工会为我们准备了价值1000元的新婚礼物,领导也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批了假条,让我们能来玄武区婚姻登记处领证,为恋爱长跑画上圆满的句号。”

今年的“520”是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后的第一个甜蜜节日,自然也迎来不少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新人。相识相知887天后,选择步入婚姻殿堂的徐先生与韩女士便是其中幸福的一对。
“我们都是外地人,之前想着可能还要回老家领证,但现在在南京就能办理,省事太多了。”徐先生告诉记者,除了玄武湖,小两口还考虑过“金陵Style”、建邺区婚姻登记处等几个地方,但最终还是被景色优美、爱情元素更多的玄武湖打动,选择“520”当天前来。“‘520’就是‘我爱你’,爱与被爱刚刚好。”
临近中午,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依旧络绎不绝,整个登记处甚至环洲都洋溢着幸福美满的气息。据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520”“521”两天都是好日子,仅预约登记的新人就接近400对,还不算临时前来的。“以今天为例,预约了197对新人,但是一上午就陆续有未预约的新人来登记,我们一样正常办理。”
婚姻登记进公园、入景区、到商圈,是民政部门深化婚俗改革、提升服务效能的创新举措。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年轻人对婚姻登记仪式感的多元化需求,江苏多地将婚姻登记处搬进景区,丰富颁证仪式,为甜蜜生活添彩。目前,全省现有景区婚姻登记点28处,户外颁证基地90处,婚俗文化馆(文化长廊)74处,婚姻文化创意街区18处。如南京夫子庙、玄武湖登记处、莫愁湖登记点、苏州耦园登记点等,为婚姻当事人提供了优美、舒适、温馨的登记环境,深受年轻人追捧。
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实施婚姻家庭幸福护航行动,致力于“为爱减负、为爱出新、为爱赋能、让爱出彩”婚姻家庭“四个乐章”,推动各地构建贴近年轻人需求的婚姻登记阵地。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婚恋教育大纲》,发挥婚姻登记处婚俗改革主阵地作用。将结婚颁证仪式引入登记流程,实现结婚颁证常态化。挖掘各地传统婚嫁礼俗文化,举办各具特色的纪念婚礼、集体婚礼,打造“苏式婚礼”,助力“甜蜜经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罗鹏 孙骏/文
王昊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