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建军走进“在线访谈”节目
2025-05-15 21: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宋晓华  
1

供销合作社作为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江苏省人民政府网、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和“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在线访谈”节目,邀请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建军,就“健全供销社现代流通体系,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主题,与网友进行分享交流。

“170700”,“一体两业三网”这样建

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深耕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科学谋划‘一体两业三网’建设。”张建军说。

所谓“一体两业三网”,即以构建全省上下贯通、整体协调、高效运转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做大做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两大主业为重点,以省龙头企业为引导、市县社为平台、基层社为阵地,打造覆盖全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

在现场,“170700”这个数字引起了网民的关注。“这是我们‘一体两业三网’建设中的一个目标任务。”张建军解释,为解决传统流通渠道存在的环节多、成本高、信息不畅等问题,规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从田头到餐桌江苏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体系”。“1”是指1个省级运营平台,牵头直供配送网络的建设运营,全力铸就一流配送体系。“70”是指70个区域配送中心,推动省、市、县社有企业联合组建区域运营公司、配送中心,开展多元涉农业务。“700”是指700个以上供销农产品直供产地,发展订单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足量供应优质农产品。到2030年,该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体系将覆盖种植、养殖面积约200万亩,实现农产品年购销额超百亿元,让近百万农民受益。

张建军说,下一步,围绕“170700”建设目标,重点从三个层次发力:

一是加大省级平台统筹。整合系统资源,优化供应链、开拓销售端,在关键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动溯源管理,将农产品生产环境、加工流通等动态数据纳入平台,实现全程可溯源;深化产销协同,分析处理配送农产品信息,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引导农业科学生产。

二是加速区域网络覆盖。鼓励社有企业联合地方国企、社会资本组建区域运营公司,按需选址建设区域配送中心,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产业发展格局发展直供产地,加快构筑上联生产基地、下接终端消费、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直供配送网络。

三是加强直供配送能力。发挥省级平台信息枢纽、区域配送中心物流节点的作用,将农产品从产地直接配送至机关、学校、医院、部队、企业、社区、菜场等,为农民提供更为稳定的销售途径。

做强流通体系,促农产品消费升级

农产品流通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优势业务。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如何进一步做强农产品流通体系、释放流通效能?

张建军说,供销合作社凭借覆盖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络与扎根基层的服务优势,在构建农产品流通统一大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系统立足职责定位,通过三大创新模式与系统性改革,全面打通农产品在城乡、平台、区域间的流通脉络。”

创新三级贯通的商贸模式,促进跨城乡、跨层级循环。以全系统近百家农副产品连锁企业为支撑,织就“县城为枢纽、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三级县域流通网络。通过补齐县域短板、夯实层级衔接、降低流通成本等,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实现农产品更深层次流通。

创新实数互通的经营模式,促进跨业态、跨平台循环。省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联动市县近50家展销平台、88家电商企业,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聚合实数资源,创设集展示展销、电商营销、直供配送、产销对接、品牌培育、公共服务等配套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迭代升级“农产品基地+门店体验+数字平台+物流寄递”、“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新业态,达到线上线下产品同质、服务同优、库存同步、配送同效。

创新多元连通的合作模式,促进跨行业、跨地区循环。在行业合作上,引导各级供销合作社与群团组织、服务机构、大型商贸企业加强合作,开拓“农产品+”新营销;在区域协作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供销合作社组建长三角战略联盟,推动各级社与东北、西部地区建立对接合作机制,实现农产品更大范围流通。

同时,将通过多种手段,如种植细管、品牌加持、冷链保供等,满足农产品消费升级需求。“例如,为了让农产品品质‘精’起来,我们依托全省700多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和350多个生产性服务中心,推行育苗育秧、统防统治等精细化服务,促进肥药减量增效,从源头上把控农产品品质。常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搭建数字农田平台,农户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灌溉施肥,产出的‘庆丰’大米运用区块链溯源技术,能够做到种植全程可查,赢得客户好口碑。”张建军说。

突破传统流通模式,更好发挥流通枢纽功能

“供”和“销”是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流通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我们以市场竞争为导向,创新为农服务路径,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全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张建军说。

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破题:主体联动,构建资源集约化新机制,培育壮大流通主体,推动联合合作,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激发市场消费活力。数字赋能,打造流通数智化新引擎,以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导向,推进传统流通网络数智化转型。三网融合,搭建产业协同化新平台,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网、农村现代流通网、农产品冷链物流网”三网共融为核心,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产业协同体系。

有网友问,供销合作社怎么帮普通老百姓增收?张建军说,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方向,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例如,深化“社村共建”,搭建“供销社+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框架,推广订单农业,实现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民多方共赢。强化产销对接,每年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活动600余场,常态化推进农、农超、农企、农校对接,挖掘“土特产”潜力,通过供销渠道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连续20年获全国系统省级优胜单位第一等次,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成绩十分亮眼。2024年,江苏供销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515亿元,约占全国系统销售总量的十分之一,农产品市场交易额、连锁经营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全年供应化肥370万吨、农药3.5万吨,分别占全省施用量的60%、50%左右;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90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在全国系统率先开展肥药集采统配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年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超1.8亿件,约占全国系统回收总量的五分之一。

张建军说,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开局的历史交汇点,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既要当好乡村全面振兴的耕耘者,更要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者。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字变成新肥料、冷链化作新扁担,这样的供销新生态,一定能为“十五五”消费潜能释放提供坚实支撑。

监制 双传学 顾雷鸣 杭春燕

策划 孙玮 耿联

统筹 王拓 薛澄 唐澄

记者 宋晓华 王拓

主持 宗祺

摄像 王昊晨 赵宇 余勤雍 费念渠

摄影 赵宇

剪辑 王瑞枫

美编 葛逸潭

标签:
责编:严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