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泗洪县金锁镇沈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堆在桌子上的360万元现金分外显眼——社区正在这里向居民发放托管土地的保底金和二次分红。
“我家12.67亩土地托管给社区,今天领到1.26万元保底金、420元分红。”社区居民张秀利扬着厚厚一沓现金高兴地说,“多亏了‘土地管家’!”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外出,部分老年人也跟随子女进城,农村土地因缺乏人手无法精耕细作,导致产出效益较低。沈庄社区“两委”关注到了这一问题,经反复调研和外出学习考察,并在县供销总社的协助下,开始探索“土地托管”。去年,社区召集全体居民投票表决,根据居民意见组建了强村公司,914户居民自愿与强村公司签订3302亩土地托管协议。社区将土地划分成块,又从报名的30多名人选中,竞选出16名“土地管家”来具体负责种植经营这3302亩土地。
在调研和测算基础上,社区要求“土地管家”按照水田每亩1000元、旱地每亩850元的数额,向被托管土地的居民支付保底金(正常土地流转租金水田是900元/亩、旱田850元/亩)。同时,要求“土地管家”每年亩均纯收益不低于500元。对于27户不愿意托管土地的社区居民,强村公司则将其名下土地调整成一块,仍让他们自己耕种。
土地托管让农民和“管家”实现了双赢。“我家托管出去9.03亩土地,每亩土地与以前相比净增收150元呢!”居民侯凤新说,“我离开农田来到镇上的企业打工,月收入不低于2600元。”
“我受托管理300亩土地,扣除所有支出,每亩地的纯收入不低于500元!”“土地管家”岳海兵高兴地告诉记者。
强村公司忙前忙后,自然也有一定的收入。双方商定,强村公司与“土地管家”依据亩均纯收益500元的目标,按照3∶7比例分配收益。去年,强村公司收入达到50万元。今年,社区用集体收入为566名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缴纳420元医疗保险。目前,金锁镇已经有10个村居借鉴学习沈庄社区“土地管家”做法,托管土地面积达到0.8万亩。预计到今年底,托管总面积将达到1.2万亩。
□ 通讯员 许昌亮 本报记者 徐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