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游购、嗨买,江苏“旅”出奇招!
2025-05-06 10:09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史伟  
1
5月5日,许多游客选择夜游苏州博物馆,尽享假日欢乐。管钰楠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逛吃、游购、嗨买,尽情的消费同欣赏秀丽美景、体验精彩项目一样能刺激多巴胺释放。泰州早茶市集融合武侠元素,一家老少饮食游玩一站式解决;如东虹桥村引入海底捞田野快闪店,解锁乡村旅游新体验;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引得乐迷豪迈带动6.5亿元周边消费,将品牌价值转化为持续收益……“五一”假期,江苏各地通过“场景变革”重构消费生态,带动消费热潮。

宿迁:外贸“尖货”成为内销“黑马”

5月2日,宿迁市宿城区吾悦广场内人声鼎沸。“活动花样多、优惠力度大,吃喝玩乐购全都能满足。”游客孙梦对宿城区推出的外贸优品转内销活动连连点赞。

“五一”假期,宿迁全市联动开展“嗨在宿迁·缤纷五一”促消费暨外贸优品转内销活动。宿城区以“内贸外贸一体化”为主题,开展外贸优品出口转内销专场活动。“本次活动推动市内外30家重点外贸企业在核心商业综合体建立外贸优品内销专区。”宿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努力让外贸“尖货”成为内销“黑马”,着力开拓消费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在古城街道宝龙金鹰街区,游客往来如织。“这里一直是我们购物的首选,吃饭、逛街、看电影一站式搞定。”正在挑选心仪商品的大学生刘宇欣说。聚焦“潮购、亲子、美食、文旅”四大板块,古城街道开展“五一惠享·古城狂欢”主题消费促进活动,整合辖区超300家商户资源,推出“品牌折扣+消费补贴+场景体验”多元化福利,形成“全域联动、昼夜嗨购”消费热潮。

为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的全业态配套,打造让消费者满意的消费新场景,宿城区于“五一”假期举办“美食嘉年华”、“十大名小吃”评选活动,邀请40家优质商户入驻宝龙二十四街、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市集和“全民爱健康”活动,让消费者吃得舒心、吃得健康。

此外,宿城区发挥中心城区商业资源集聚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购物、餐饮、文娱、出行四大场景,联合商业综合体及线上平台开展“五一购物节”“假日慢生活”“爱的奇遇”“甜蜜520”等特色消费活动100余场。

泰州:当早茶文化遇上武侠元素

“五一”假期,“寻味泰州”——泰州早茶市集在古盐运河广场火热开市。市集将泰州早茶文化与武侠元素巧妙融合,点燃市民与游客的消费热情,开市前两天就有4万余人次前往体验打卡。

泰州烫干丝、五味干丝、香菇菜包、秧草包、虾仁蒸饺、蟹黄包、鱼汤面、鱼汤馄饨……早茶市集里,一道道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各个摊位前人潮涌动。57岁的泰州市民老严和老伴带着5岁的外孙在早茶市集用餐,他们花50多元买了一份鱼汤面、一份馄饨、一份干丝和两个菜包,赶紧找了3个餐位坐下来,吃得有滋有味。

“我们一家三口凌晨5点从常州开车出发,7点半赶到这里,在完成3关游戏挑战后获得了20元泰州早茶体验券。在这里,我们不仅品尝到正宗的泰州鱼汤面、蟹黄包,还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真是不虚此行!”来自常州市新北区的自媒体从业者赵卫开心地说,他们全家还会到泰州老街、望海楼、溱湖等特色景点走走看看。

每天一大早,泰州海棠春茶社都会准备干丝3大箱、包子100只,麻饼、茶干等各50份带到早茶市集上。在市民游客高涨的热情下,这些食品总是不到一小时就被抢购一空。整个上午,工作人员频频回到早茶店里补货。

除了美食体验,穿梭于早茶市集之中、身着古装的“侠客”与游客们互动对暗号、比武切磋,赢得不少小朋友的关注。早茶市集还设置了相声表演、杂技演出等文娱活动,各个打卡点前人声鼎沸,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定格快乐瞬间。市民李女士表示:“假期带孩子来这里一边品尝泰州早茶,一边体验武侠剧情,这种形式既新颖又有趣!”

南通:田野快闪“海底捞”

“五一”假期,南通如东掘港街道虹桥村解锁乡村游新模式,人们在花田里不仅可以拍照打卡,还能品一品咖啡、吃上一顿海底捞。运营一个多月,这家开在虹桥村半亩方糖农场的海底捞快闪店已接待游客超1500人次。

记者在农场里看到,油菜田里撑着五六个白色帐篷,红色的海底捞店招迎风招展。田埂上,郁金香、大花葱开得正艳。半亩方糖农场负责人陈俐文告诉记者,今年4月初,海底捞露营店“闪现”田野。这一热门IP叠加乡村游热度,让虹桥村成为周边居民周末、假日的打卡首选。入驻以来,快闪店周末几乎每天都能接待十几桌客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30桌、150多人。

“海底捞+农场”,既是混搭也是时尚。陈俐文介绍,当下,农文旅项目并不鲜见,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引流。在农场建设之初,陈俐文就有意引入海底捞火锅,但农场刚起步,环境、人流量不能保证,海底捞怎么会来?用好农场20亩地,优化美丽乡村环境,陈俐文规划建设生态农场,开拓进口鲜切花种球的培育业务,还打造了露营区、咖啡馆,聘请专业的运营团队定期开展活动,打造亲子自然体验项目。

筑巢引凤,水到渠成。今年年初,海底捞火锅主动上门洽谈快闪店项目,授权运营3个月。在距离半亩方糖农场不远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综合服务中心已经封顶,预计今年夏季开启招商,未来将引入更多“海底捞”这样的商业大IP,改“快闪”为常驻。村里也将配合举办露营音乐节、互动体验、研学等文旅活动,让虹桥村的特色农文旅一路“长虹”。

徐州:在茶香中读懂“一叶见方寸”

暖阳轻抚茶垄,嫩黄的芽尖悄然萌动。5月3日,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茶博园迎来200名体验茶文化的学生。

“孩子们,我们俯身贴近茶树寻找茶芽,两根手指捏住茶芽向上提,这样采摘下的芽口炒制后不会发黑。”茶树旁,研学导师王群向大家介绍采茶知识。第一次采茶的小学生任馨,轻轻地把茶芽放在手心,不断品嗅清香稚嫩的芽尖。

茶树适植于南方潮湿环境、微酸性土壤,徐州地处淮河以北,南茶北引需面对碱性土壤、雨水偏少、低温天气多3个难题。2018年,伊庄镇引种茶树成功,龙井43、中茶108、徐茶一号、圣泉白芽及鸠坑5个品种在此成活。

“茶树生长在北方,口味上也有独特优势。徐州冬季气温低,茶树休眠期较长,芽尖所含的茶多酚及氨基酸含量变高,茶叶冲泡入口滋味更加醇厚。”江苏省茶叶协会高级农艺师、茶博园种植技术指导孙华志说。

今年,茶博园种植初具规模,3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每周接待茶文化研学团队20批以上,茶韵乡村游热度持续攀升。

“春季的茶文化体验包括采茶、茶艺教学,茶农现场演示手工炒茶技艺,让游客感受‘火候与时间的艺术’。”茶博园总经理张迪海介绍,茶园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色,目前已经设计出春、夏、秋主题的体验活动,通过丰富项目让游客在茶香中读懂“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乾坤”。

盐城:城市地标融合烟火气文艺范

5月2日,记者走进盐城鱼市口大集,只见数百个摊位整齐排开。从街头美食到潮流文创,从非遗手作到亲子互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项目构筑起一座“城市乐园”,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穿梭其间,现场各种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围绕“最有趣、最正宗、最地道、最具盐城特点”定位,鱼市口大集设置了街头美食区、百货家电区、水果蔬菜区、文创手作区、非遗展示区等多个主题区,假期单日客流量近15万人次。

在市集里,青年创客的身影随处可见。“这里免费提供铺位给我们经营,水电全免,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让我们青年创业者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半天时间,我的摊位销售额就有1000元左右。”从事文创产品经营的创业青年严莉说。据了解,此次鱼市口大集创业青年商户约占15%,产品涵盖文创、科技体验等多元领域。

鱼市口大集还准备了全时段、多元化、覆盖全年龄的文艺表演:白天有杂技演员高空叠椅、柔术演员极限劈叉,傍晚送上川剧变脸,还有年轻人喜爱的Cosplay表演,以及时不时出现的汉服巡游队伍。这些项目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

新打造的300亩草坪是本次鱼市口大集的一大亮点。在草坪上,人们可以放风筝、踢足球、做游戏,也可以支起帐篷惬意享受春日美景。夜晚降临时,草坪化身星空剧场,人们能在此观赏露天电影、欣赏乐队演出。来自连云港的游客徐红玫感叹:“白天逛集看演出,晚上露营赏星空,这趟短游完全超出预期。”

常州:“音乐+”催生“价值共生”长赛道

当电子音浪与麦香在太湖畔相遇,当荧光棒与星斗在乡野间辉映,“五一”假期,第十届太湖湾音乐节以惊人的能量,演绎了“文化流量”与“乡村存量”的化学反应。

本届音乐节打出“十全十美”口号,以跨越式的硬件升级、包容性的国际视野,向全球级音乐节迈进。5月1日音乐节就吸引3.8万人次入场;假期期间70%的省外乐迷带动6.5亿元周边消费。法国音乐达人爱黎(Alice Roche)不仅在这里沉浸感受舞台氛围,还打卡集市、美妆区等多个点位,开启音乐、美食、美妆三重体验。在太湖湾音乐节场地内,美妆编发、周边售卖、品牌展台比比皆是,与音乐节氛围完美融合。

从单一的门票餐饮消费延伸至场景化消费,“太湖湾现象”提供了乡村振兴的“柔性解法”:激荡文化共鸣,以场景创新突破区位限制。从音乐节门票开售之时,其对消费的带动辐射就释放出能量,周边住宿预订、农业生态旅游、露营度假景区都“热度飙升”。

南宅村村民蒋清叶将自家闲田打造成樱桃、柿子果园,每年5月、10月的采摘季恰与一年两届太湖湾音乐节时间重合。“这两年开始,来采摘体验的年轻外地游客明显增多,我还自己做了一些涂鸦路牌、木椅、茶桌,供游客打卡出片。”蒋清叶介绍。如今,音乐节辐射半径从最初3公里扩展到20公里,周边多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高达两位数。

太湖湾音乐节的成功,“音乐+”的乘法效应正在催生新业态:农创工坊、声音邮局、田野直播间等十数种融合业态应运而生。通过“节庆IP授权+集体经济入股”模式,音乐节品牌价值转化为村集体的持续收益。从“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到“为一种生活扎根一片乡野”,太湖湾乡村游跳出“打卡经济”的短周期,以“音乐+乡村”破圈,进入一条“价值共生”的长赛道。

扬州:古城古巷引来万人“打卡”

5月2日,扬州广陵古城大街小巷里游客如潮,皮市街、东关街等老牌网红老街上的游客摩肩接踵,广陵有盐街区、广陵路等新推出的古城景点也迎来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打卡”人群。

扬州东关街在假期推出“月下东关·春日雅集”主题游园会,从街头的“淮扬早茶体验区”到街尾的“老字号美食长廊”,游园会串联起扬州美食文化精髓。苏州游客尤亦锋一家从三和四美酱园现场熬制的“樱花腐乳”开始品尝,一路领略了“扬大酸奶”“汉森熊啤酒”等众多扬州的新派美食。他们连连夸赞:“扬州不只有‘三头宴’,这些年轻人喜爱的潮食,一样精彩。”

一路之隔的皮市街则与近郊的沙头镇联合推出“农事互动游乐区”,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田头直供的网红草莓、鲜榨果汁、乡村小吃,还可以参与认栽蔬果活动。“现场认领番茄苗,小哥还会教你种植管护的方法,年轻人特别喜欢。”这一活动引得年轻游客纷纷参与。

近年来,广陵古城加快更新步伐,不断推出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新“打卡点”。此次到扬州,北京游客朱天成入住了广陵路上由原苏北电影院改造而来的有熊酒店,“重新恢复的老影院很有年代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陈设很适合打卡拍照。酒店古色古香,附近的广陵有盐街区、皮市街等地美食潮店众多。扬州古城真是好玩、好吃又好逛。”

在就餐时段,新晋网红广陵有盐街区里等待就餐的游客排起长队,但他们个个拿着手机忙着拍照,一点也不无聊。“这里真是360度‘无死角’。”一名游客说,广陵有盐街区的每一处都是景,在新中式建筑和古典韵味的景观前随手一拍都很出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史伟 顾介铸 严磊 李世杰 陈彤 张文婧 徐维庆 张晨

通讯员 陈雯 李康 殷雯馨

标签:
责编: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