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劳模的哥16年写就"马路教科书"
2025-05-03 09:2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刘霞  
1

5月1日10点,南京中北的士出租车驾驶员戴洪林正在南京南站出租车候车区排队。3天前,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回宁后,他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准备用5天全勤的奔跑姿态来度过这个特殊的劳动节。

排队半小时,戴洪林接到工作人员分配给他的乘客——大学生小林。征得同意后,记者与她一起上车,体验戴师傅的工作日常。

“劳模的哥”戴洪林。 刘霞 摄

车子从车库开出,顿时眼前明亮,阳光格外灿烂。戴洪林和小林打招呼:“今天天气不错!”小林说:“是啊,5天都是好天气,可以在南京好好玩了。”得知坐的是全国劳模的车,小林又惊讶又激动,表示“好有安全感”。

戴洪林告诉记者,司机与乘客聊天虽是热情的体现,但也要尊重乘客意愿。对此,他有个小心得:“先聊一句天气,观察乘客的反应。有人上车就想安静休息,我就尽量不打扰。”也有不少乘客对聊天表现出兴趣。假期常遇到外地游客,戴洪林则会介绍南京好玩的地方。前不久他接到一位乘客,得知对方是摄影师,还曾获得省级劳模的荣誉,两位“劳模”相谈甚欢,还互留了联系方式。

车子开上绕城高速后遭遇堵车。戴洪林安慰小林不要着急,“节假日堵车很正常,要保持好心态,别影响了游玩的兴致。”从业16年来,安全行车百万公里,零投诉、零违章、零有责事故,戴洪林靠的也是一个“好心态”。“有时和同事们聊天,听到人家一上午跑了多少公里,自己差很多,心里就想千万不要心急,安全第一。”

谈及堵车,戴洪林想说的话很多。总是容易出现拥堵的路段可能是交通标识标线设置不合理,遇到这种情况戴洪林会打122反映。前段时间他去公安局打印“无犯罪记录证明”,对于他这么多次拨打122的纪录,工作人员感到非常吃惊。平均每两天拨打一次,戴洪林可能是南京交警最热心的“监督员”。

戴洪林有时打报警电话并非反映交通问题,而是热心助人。有一次,他在扬子江大道路边,发现一个老太太过马路时状态不对,由于当时车上有乘客不能下车帮忙,他便立即拨打110反映情况。事后接到工作人员反馈说,这是一位患老年痴呆的走失老人。他感到很欣慰,“一个小小举动就能帮助别人,这个电话打得很值得。”16年来,他这样“随手一帮”的小事不胜枚举——送被毒蛇咬伤的老人到医院救治,连闯数个红灯为了送高烧昏迷不醒的女孩去医院,给衣衫不整、精神失常的女童穿上自己女儿的衣服并送去派出所,等等。

小林说,“坐劳模的车就是不一样,戴师傅车里好干净,味道清新。平时最怕的就是打到‘臭车’。”戴洪林会心一笑。这辆“老伙计”跟了他4年,却被他保养如新,黑色的皮座椅锃光瓦亮。他每天4点半起床,5点多出车,出车前一定会花20分钟清洁车内外并检查车况,16年如一日。这么多年来车子换了5辆,车况稳定如一。他的后备厢里还放着一个“百宝箱”,晕车药、垃圾袋、签字笔、一次性雨衣、纸巾、充电线等常用物件一应俱全。这些小细节,让乘客们感到舒适又温馨。

戴洪林总结出“三多”服务工作法,路遇老年乘客等车多问一问、困难乘客上车多等一等、特需乘客下车多帮一帮。80岁以上的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现役军人,坐他的车,免收车款。他还参与编写《出租车文明用语100句》《新聘驾驶员行规行纪和职业道德岗前培训手册》等职业手册,成为新入职驾驶员的教科书。

戴洪林还热心公益,是一位“献血达人”。2008年起无偿献血,至今累计献血6300毫升。2016年3月,他成功配型为上海男童捐献造血干细胞220毫升。作为中北服务明星总队“爱心车队”队长,他连续12年组织“爱心送考”,连续11年为自闭症患儿带去欢笑,连续7年服务江浙沪抗战老兵重阳节聚会……

由于绕城高速堵车,这一单平时大约25分钟的车程,花了40多分钟才将小林送达。小林说,很幸运认识了一位“爱心的哥”,还听到了动人的故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霞

标签:
责编:陆威